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中表现性评定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要求原有的、过分关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向"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学习目标重新构筑起了新课程改革教育评价的目标维度,成为教育评价实践的指导理念.中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在刚刚问世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尚付诸阙如.该文在深入把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和辨证地认识评价思想、方法的基础上,着力研究表现性评定这一质性评价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该文首先从理论研究入手,在研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表现性评定的内涵与本质特点,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现实出发,以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大学习目标为准则,剖析评价中现存问题,构建在完整关注三大目标的前提下,表现性评定的实践理论,充分体现表现性评定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地实现上的广阔空间.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在资源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没有对资源建设标准作强制性的规定,并且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同机构有
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我国高校,实施"创新学分",加强各种创新实践、鼓励大学生多出创新成果,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
吉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7年亚冬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这些都需要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专门体育人才。吉林省高等体育院系作为吉林省体育事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视职业能力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片面强调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忽视专业实践精神培育。职业精神作为一种专业实践精神,其培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亟待探索的
网络教育的基本单元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过程两个部分。在网络课程中,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而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