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风险因素评估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由动脉瘤破裂所致在临床中所占比例较高,大约为80%,而且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导致的全身系统性并发症死亡率较高,达23%。在出血量多、身体状态差的患者中并发症尤为常见,包括: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双肺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1-2]。其中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以低钠血症为主,可见于35%患者,多出现在发病后4-10天,以前交通动脉瘤居多[3-4]。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会增加病情的严重性,有机制认为低钠血症可能会加重脑水肿和加重局部脑组织缺血[5-7]。在其研究统计中发现有低钠血症比无低钠血症的患者,死亡恶化率高出20%。而重度低钠血症要比轻度低钠血症死亡恶化率高一半以上,由此可见长期的低钠血症为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制定风险评分表,预判一周左右发生低钠血症的概率,更加直观的指导临床工作,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研究方法:收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108余例。根据抽取患者4-8天之间的电解质,检测钠离子水平情况,并且将其分为低钠组(Na+<135mmol),与正常钠组(135mmol/L≤Na+<155mmol/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明确影响患者4-8天低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所研究数据使用SPSS(Version20.0)进行处理;当P<0.05时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临床评分量表。
  研究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影响患者4-10天低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有hunt-hess分级(P<0.001)、年龄(P=0.072<0.1)、动脉瘤发病部位(P=0.0052<0.01)、fisher分级(P<0.001)、BNP高低(P<0.001),而性别因素(P=0.12>0.00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是诱发低钠血症的风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unt-hess分级、动脉瘤发病部位、fisher分级、BNP。根据Logistic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量化风险因素,制定风险因素评分表。统计积分在0-6分的患者有28人,低钠血症者10人,发生率为35.7%;6-12分患者48人,出现低钠血症者32人,发生率为66.7%;大于12分患者有32人,低钠血症的发生24人,发生率为75%。由此可见评分越高,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结论:低钠血症风险评分表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评分量表,通过该量表发现,评分越高的患者患低钠血症的风险越高,因此可以通过该量表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4-8天发生低钠血症的概率。从而指导医生给予患者及时及预防性的治疗,减少相应并发症。然而由于样本量等因素的原因,对于评分表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关节透明软骨是由透明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结缔组织,覆盖在滑膜关节的表面,可吸收震荡,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分泌滑液,对关节起润滑和营养的作用,是滑液关节发挥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由于本身无神经支配,无血管及淋巴循环的固有特点,关节透明软骨的营养来源有限,而且透明软骨细胞长期处于低有丝分裂活性并被包裹在致密的细胞外基质中,迁移能力差,其再生潜能微弱,一旦损伤
学位
研究背景:大量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的营养、免疫、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母乳喂养率不同,发展中国家的早期母乳喂养和持续母乳喂养率较高。了解产妇推迟母乳喂养和早期断奶的原因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健康,减少非母乳喂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母亲产后开始和持续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1)探索早期母乳喂养和中断母乳喂养的影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  HER2/ErbB2作为EGFR(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大约20%~30%的乳腺癌中呈阳性表达,且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相关。赫赛汀(Herceptin)是靶向HER2抗体药物,常用于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治疗,但是临床上只有不超过35%的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对Herceptin治疗敏感,且这些敏感
学位
背景:  产前超声成像分辨率的增强使得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的产前诊出率增加。考虑到疾病可能导致的感染、出血、癌变等不良结局,手术是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胸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经逐渐在婴幼儿的外科手术中开展起来。单肺通气技术因其能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术野,而在胸科手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单肺通气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双肺的炎性反应,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预防单
目的:  探讨胃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序列对胃癌临床T分期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对胃癌的精确分期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和方法:  ①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初治的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②病理T分期参照2016年第8版胃癌T分期标准,将52例胃癌患者分为四组:T1期、T2期、T3期、T4期。所有研究对象于开始治疗前行常规磁共振、DWI及T1WI动态增强扫描(DCE
学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参数刺激下针刺辅助麻醉对脊柱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为脊柱手术提供较佳的针刺辅助麻醉方案。  方法:  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017年09月01日至2018年2月20日)符合纳入标准的脊柱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对照组)、针刺辅助麻醉连续波组(B组)和针刺辅助麻醉疏密波组(C组),共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
第一部分:EV71分离鉴定及乳鼠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 EV71)C4亚型是中国主要流行株,感染儿童引起手足口病和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最重要的病原因子之一,是导致0~5岁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抗病毒药物,开发针对EV71的疫苗是防控EV71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缺乏适合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当中,使用神经监测仪进行术中神经监测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方法:研究将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112例术前影像学或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监测仪组60例,非监测仪组52例。监测仪组在术中使用神经监测进行术中辅助,解剖和暴露喉返神经。非监测仪组用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软骨下角及气管食管旁沟三种入路方法暴露和定位喉返神经。术后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比较两
学位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CuCl诱导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样行为学和病理学的特征性改变。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给水合氯醛1ml/100g麻醉,实验组10只大鼠注射含CuCl0.78μg/L生理盐水5μL,icv,对照组10只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icv,第5,10天重复注射。Morris水迷宫测定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Aβ免疫斑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学位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手段、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资料,以进一步指导临床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收集自2015年03月至2018年03月期间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加行颈部或胸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根据影像学描述所得的特点,依据国际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