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筑领域,DBB(Design-Bid-Build,设计——招投标—建造)、CM(ConstructionManagement,建造管理)以及DB(Design-Build,设计—建造)是三种最常用的项目交付方式。但是,随着建筑项目的不断复杂化、大型化,建筑行业也向着更加专业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传统项目交付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和挑战。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人员整合、优化设计效果并整合设计施工一体化从而降低建造成本,迎接建设项目国际化的挑战,项目集成交付(IPD)这种新的项目交付方式随着精益建造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内相关人士的关注。由此可见,IPD这种新型项目交付方式的出现及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其顺利发展及实施效果,在IPD模式下研究团队激励问题显得很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总结了国外相关专业组织提出的IPD模式的定义,针对不同定义下IPD模式的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出IPD模式区别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几个主要特征。其次,通过调查研究IPD模式下最常用的四种合同类型中的具体条款,比较了四种合同在决策制定、目标成本、报酬、变更及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主要差别。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支撑IPD模式成功实施的六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合同形式、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精益建造、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其他辅助因素,并针对每个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下文构建激励机制奠定了基础。接着,按照IPD联盟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联盟利益分配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IPD模式下的团队激励机制,主要包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目标机制、绩效评价与管理机制、合同机制,并分别分析了各个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为IPD模式下团队的有效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