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期间垂向电场时空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沙尘暴研究的日益深入,沙尘暴中电场的存在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并且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目前对风沙电场的研究工作主要还局限于近地表附近。对更高处的风沙电场认知仍十分模糊。为了弄清楚沙尘暴中垂向电场的空间演化规律,本文在QLOA(Qingtu Lake Observation Array)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观测工作。相比于其他的野外观测实验,本文实验特点主要在于:1)多因素测量:本论文除测量电场强度外,还测量了三维风速、粉尘浓度以及环境温度。并将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实时高频测量:本论文实验所用的所有仪器均使用SPC(沙粒数计数设备)时间进行计时,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同步性。三维风速以及温度测量频率达到50Hz,沙尘浓度和电场强度测量频率达到1Hz。3)测量高度以及空间分辨率高:测量实验将高度提升到了30m,三维风速和环境温度测量高度11个,PM10浓度测量高度12个,垂向电场强度测量高度24个(空间分辨率达到了1m),为研究垂向电场强度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其与风速和沙尘浓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关联提供了保证。4)测量周期长:本论文观测实验为期约3个月,观测到的沙尘天气20余场,使得实验数据较为全面,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研究分析,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验证了沙尘暴中垂向电场的分层现象确实存在,给出了其高度廓线以及两个较为明显的两个方向转变的临界高度,并且发现上升下降期分层结构依然存在,只是强度小于稳定期。2)将垂向电场与粉尘浓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垂向电场的分层现象可能是由于沙尘浓度空间变化趋势分层造成的。3)将垂向电场与风速以及温度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风速在0.3m/s~0.35m/s范围,垂向电场大小主要由沙尘颗粒荷质比所主导。0.2m/s~0.3m/s以及0.35m/s~0.5m/s范围主要由沙尘浓度主导。大气温度对不同高度处的垂向电场的定量上的影响是一致的,即随温度增加,垂向电场强度增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变分方法研究全空间和半空间上含p-Laplace算子的拟线性椭圆方程无穷多解的存在性.全文共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在第1章,我们给出了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并给出其主
在核相关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核运维和核应急的能力愈发显得重。在复杂且难以预测的核运维、核应急等不确定环境下,接触式任务(阀门旋拧、开门等)对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有更高的要求。开展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机械臂自主任务处置研究,对保障核电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核运维、核应急环境的复杂性,可能存在传感器故障、光照不足、机械臂不便安装力觉传感器等不利因素,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作业需求。因此本文针对不确定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渐转型,国家逐步放宽对民间金融的限制,不再采用抑制策略,国有企业逐渐退出市场,民间中小型企业逐步登场。而且,由于受到经济腾飞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民众手中存有大量闲散资金,无法转换成有效的资源,种种诸如此类的原因,当国家政策开放时,使得民间企业呈爆发式增长,且增长的数量逐年递增。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协助与支持,以科技为载体的互联网,成为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捕获和微操控技术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对一些生物大分子、活体细胞和固体颗粒捕获并操控的研究得到了各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空前重视。本文提出了
新核素合成扩展了核素图,丰质子重核合成是其重要研究部分。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合成重核或超重核可理解为三阶段,即俘获阶段、熔合阶段、存活阶段,本文重点研究存活阶段。本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传统的WTO规则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更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积极推进多边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优惠贸易协定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不仅如此,贸易协定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涵盖了除关税自由化以外更多的政策领域。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直接投资也在迅猛发展,过去我国以吸引外资为战略目标,但自2001年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伴随着“一带一
蛋白质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N-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途径。在真核生物中,N-糖基化修饰起始于内质网,首先在磷酸多萜醇上合成寡糖链,然后由寡糖基转移酶(Olig
基于高电荷态离子与微孔膜相互作用在纳米微束及其它技术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十几年来人们大量开展了高电荷态离子在微孔膜中输运机制的实验和理论工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式虽然逐渐增多,但在将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卫生填埋依然会是主要且不可或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本文从岩土工程的角度出发,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垃圾填埋场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降解特性和工程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本次试验选取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配比,通过人工配制城市生活垃圾试样,并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试样在降解过程中的渗滤液
PiggyBac(PB)转座子是来源于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TTAA型转座子。PB转座子系统可作为一种插入型突变工具,应用于多种真核细胞中。传统突变方法包括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