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不确定环境的机械臂自适应运动控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核相关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核运维和核应急的能力愈发显得重。在复杂且难以预测的核运维、核应急等不确定环境下,接触式任务(阀门旋拧、开门等)对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有更高的要求。开展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机械臂自主任务处置研究,对保障核电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核运维、核应急环境的复杂性,可能存在传感器故障、光照不足、机械臂不便安装力觉传感器等不利因素,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作业需求。因此本文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接触式任务处置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视觉和力觉的两种机械臂自适应控制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参数不确定下的机械臂视觉控制方法。以视觉信息为反馈,面向环境参数不确定问题(接触式任务的操作对象运动路径、姿态变化未知),采用跟踪操作对象上标签间接实现跟踪操作对象运动轨迹的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自适应控制方法。搭建了“Eye-in-Hand”手眼系统,以获取标签相对于机械臂末端夹持器的位姿。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实现了对操作对象的位置和姿态的实时跟踪。最后完成相关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视觉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参数不确定下的机械臂力觉控制方法。以力觉信息为反馈,面向环境参数不确定问题(接触式任务操作对象的刚度、位置变化未知),对基于位置的阻抗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针对环境位置、环境刚度难以获取以及复杂环境下力跟踪性能较差的缺点,对阻抗控制进行改进,并结合DDPG算法,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另外,分别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理论和阻抗控制理论,提出了两种对比算法: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力控制算法和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最后完成相关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以旋拧阀门典型接触式任务为案例,搭建了由UR5机械臂、二指夹持器、深度相机、六维力传感器组成的V-rep仿真平台和真实场景实验平台。基于不同反馈信息的机械臂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完成了旋拧多种尺寸规格的阀门手轮的仿真及实验。
其他文献
在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保持系统稳定是最基本的一项指标要求,然而在现实应用中,系统一般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对系统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不仅会破坏系统的某些重要
多智能体网络系统是新兴的前沿学科,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能控性更是成为了研究中一个焦点问题。而且这一问题也是探讨多智能体的关键和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多个体系统的可控性是多个体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概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本文概述了多个体系统可控性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针对多个体
宇宙大爆炸和恒星内部的核合成过程几乎可以产生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同时与核合成相关的各核反应的反应速率决定了宇宙中恒星演化的进程,所以各种反应在天体物理学能区的
拉萨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中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区域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敏感性。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显著和敏感的区域之一,因此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日益剧烈,全球气候整体变暖,青藏高原升温现象突出,青藏高原上的水资源循环、冰川冻土、生态系统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也将加重植被的退化情况。深入研究该地区气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以期为冠心病伴HP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方法:招募了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共有135人被纳入研究,根据14C呼气试
启动子是一个重要的基因表达顺式调控原件(cis-acting element),它通过控制基因的转录强度进而调节蛋白的表达。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中,通过改变启动子强度,调节代谢流量分配,实
本论文工作利用反冲离子动量谱仪装置(Reaction Microscopes)研究了50keV/u的Ne8+离子碰撞导致的C2H2分子解离碎裂过程。实验中对反应末态的散射炮弹和多个碎片离子进行多重符
地上生物量是草地群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直接收割法对生态系统较脆弱的地区有极大的破坏。为了更有效地估测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而又不破坏植被,采用自制测量板对陕西省杨凌示
本文利用变分方法研究全空间和半空间上含p-Laplace算子的拟线性椭圆方程无穷多解的存在性.全文共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在第1章,我们给出了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并给出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