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覆盖区土壤含水量多源遥感反演方法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含水量是水分平衡的重要参量,在水文、气候和生态等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含水量更是植被所需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区域尺度表层土壤含水量的获取一直是土壤含水量研究的重点。土壤含水量获取方法很多,但均以点测量为主,以点代面,难以实现土壤含水量大面积快速监测。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完美的解决了土壤含水量动态、实时监测这一难题,微波遥感更以其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地表土壤含水量反演。本文利用Radarsat-2 C波段雷达数据并结合研究区实测数据,对经验模型的示范区适用性进行讨论分析,优选出研究区最佳经验模型,为提高裸土地表土壤含水量反演精度提供借鉴。在系统分析雷达系统参数、地表参数对后向散射系数影响机理基础上,基于IEM理论模型并结合研究区土壤质地状况,以影像像元为计算单元,建立不同地点的地表温度值(主敏感因子)与土壤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及裸露地表土壤含水量反演半经验模型,将土壤含水量反演值绝对误差(≤±0.06)的点由经验模型的43%提高到78%,显著提高不同区域土壤类型的适用性。为剔除玉米冠层对土壤含水量反演的影响,本文以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为基础并结合OLI遥感数据与实测玉米冠层含水量值,筛选玉米冠层含水量反演最佳指数,构建不同生长期玉米冠层水分反演模型,建立无实测玉米冠层水分时的冠层水分反演模型查找表。本文构建的适用于稀疏玉米覆盖区的四参数“水-云”模型,玉米下垫面水分反演精度与常规“水-云”模型的反演相当,但是,四参数模型具有简洁,便于地表土壤含水量反演程序化运行及自动化监测等优点,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针对改进的Ratio模型利用基于C波段雷达数据,在国内外很少涉足的浓密玉米区开展表层土壤含水量创新性研究,实现了浓密玉米覆盖区土壤含水量反演,验证C波段雷达在浓密玉米覆盖区土壤含水量反演的可行性。根据本文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模型,结合研究区实测数据,制作完成了裸露地表土壤含水量分布专题图、稀疏玉米覆盖地表土壤含水量分布专题图,为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重大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水稻属于盐敏感作物,较低浓度(0.3%)的氯化钠就可以抑制其生长,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不合理的灌溉等影响,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升高,盐化耕作面积扩大,盐胁迫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水稻耐盐遗传机制,培育耐盐新品种,是减轻盐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优质粳稻品种Lemont与高产籼稻品种特青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双向回交导入系为材
植物液泡H+—ATPase(V—ATPase)是一类特殊的膜转运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液泡膜等内膜系统上。它能水解ATP产生能量、调节pH值、产生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来驱动物质转运;同
针对如何控制东西走向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长度投影变形做出研究。首先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长度变形主要影响因素;针对高程归化变形影响,深入研究椭球构造模型的原理和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真菌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通过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真菌资源,具有一定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