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皮原花青素分离纯化及功能特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树作为大宗植物资源,因其树皮内富含天然抗氧化剂一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增值潜力。本文通过比较华南地区常见的松科品种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差异,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品种,对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富集、纯化,并通过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原花青素。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及免疫活性。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松树树皮活性含量和抗氧化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马尾松树皮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原花青素和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松树皮中的总多酚含量和原花青素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利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设计(RSM)优化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实验验证结果与RSM预测值相符。 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原花青素,对6种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性能比较,筛选出对马尾松树皮原花青素吸附性能较好的大孔吸附树脂为LSA-10,树脂吸附量较大、解吸率高、选择性好。用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拟合比较各树脂的平衡速率常数,确定各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吸附为单层吸附。当上样流速为1mL/min,上样浓度10-12.5mg/mL,洗脱流速为1.5mL/min时分离纯化效果最好。最佳解吸剂为50%乙醇溶液。对其分级分离特性的研究表明,采用LSA-10树脂吸附分离原花青素在30%和50%乙醇浓度之间洗脱产物的纯度最高,达到84%以上,表明有效成分含量丰富。 用聚酰胺、SephadexLH-20凝胶色谱和制备Rp-HPLC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松树皮原花青素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从原花青素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单体:(-)-表儿茶素;三种原花青素二聚体B<,2>,B<,4>,B<,5>;一种原花青素三聚体C<,1>;三种其它酚类物质: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3,4,5-三羟基芪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明原花青素提取物中除主要成分原花青素外,还存在其它酚类活性成分。 用MTT法分别测定对乳腺癌株MCF-7和肠癌株LOVO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正常的生长抑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原花青素能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增值,而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正常人胚肺纤维细胞(HELF)的作用,提示这些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比紫杉醇较小,可以作为抗癌药物替代品的开发。抗氧化活性表明,8种多酚化合物对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其清除DPPH效果显著优于槲皮素(P<0.05);其中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按降序排列为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表儿茶素>B<,5>>B<,2>>3,4,5-三羟基芪>三聚体C<,1>>B<,4>>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槲皮素。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按降序排列为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表儿茶素>B2>B5>3,4,5.三羟基芪>B4>三聚体C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槲皮素。 8种多酚化合物均可抑制Fe<2+>引发的亚油酸过氧化,对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天然抗氧化剂V<,C>但低于V<,E>,并且都有不同程度、络合Fe<2+>能力。 免疫试验表明,松树皮8种多酚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对照品芦丁浓度在不高于62.5μg/mL情况下,其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结果与空白无显著不同(P<0.05)。当浓度达到125μg/mL时,才显示出增殖促进作用(P<0.05)。对于表儿茶素,B<,2>和C<,1>而言,本试验所采用的较低浓度1,5.5μg/mL,就可以显著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5)。对于B5及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而言,当浓度达到31.25μg/mL/时,能显著(P<0.01)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各国饮食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对食品香味提出了越来越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使用交流伺服电机代替传统的电液伺服阀,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来改变其输出流量,具有结构简单、节能高效、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等显著优点。由于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精度低、稳定性差、响应速度慢等缺点,而自适应控制具有消除模型化误差,抑制外界干扰与本身参数变化等优点,因此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理论应用于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中。其基本原理是使自适应控制误差随时间的推移而渐进趋向于零。自适应控制器
本实验首次建立了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杂环胺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选取了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有代表性的的杂环胺IQ(2-氨基-3-甲基咪唑
熏醅作为山西老陈醋的独特工艺,是形成老陈醋特殊风味的关键阶段,在熏醅过程中,醋醅发生了美拉德反应而生成了大量类黑精物质,所以熏醅工艺的珍贵价值不止在于加强了老陈醋风味,更
本文通过比较51个花生品种红衣抗氧化作用的差异,筛选出活性强的品种,并以其为材料,提取分离活性物质,从生物整体和细胞水平评价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水平,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相关
本文选取了食品供应链系统中的质量信息传递为研究方向,主要以食品供应链、食品的质量特征和传递、以及传递过程质量安全的变化与影响三方面进行研究。  为了定义食品质量信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当今致残致死的重大疾病之一,表现为记忆及认知障碍和丧失,常继发抑郁和狂躁等精神症状。由于对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对该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火电厂内的机组负荷经济调度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针对火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首先详细研究了机组能耗特性曲线的确定方法,并对采集的实时机组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研究了机组启停过程中的各项能量损失及其计算方法,建立启停损失经济计算模型;提出确定机组调峰方式的时候应综合考虑机组的启停能耗损失和寿命损耗;建立了厂级负荷优化分配及机组经济组合的数学模型,并结合
冷凝是化工、发电、供热等系统中最重要的传热过程之一。冷凝设备换热材料由大量金属材料组成,金属材料价格的上升导致冷凝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增加,对于大型冷凝设备换热材
本文为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特异,且能满足现场检测的三唑磷免疫检测方法,开展了三唑磷半抗原、人工抗原合成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 首先,以三氯硫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