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文主义景观比较研究——意大利人文主义园林与魏晋南北朝文人园林之比较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方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说有为数不多而又极其相似的两个时代的话,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魏晋南北朝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两颗明珠.它们所折射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照耀了那黑暗而痛苦的时代,昭示着未来的历史命运,同时也对中西人文主义景观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主要采用历史比较研究法与辩证比较研究法,以意大利人文主义园林与魏晋南北朝文人园林为比较对象。首先从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出发,比较分析了意大利人文主义与魏晋玄学这两大思潮的产生背景,包括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新局面以及在动荡社会下催生而出的新思想。随后,从造园思想、城市规划以及农业乡村景观等方面阐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中西景观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从思想文化与园林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中西人文主义景观的产生背景。在此基础上,将中西人文主义景观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初期、盛期、末期等三大阶段,对各阶段不同的主导思想与园林代表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比较,继而对中西人文主义景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体的比较分析,并论述了其对中西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再次,对中西人文主义景观具体的造园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相地择址、景观的内部结构即园林植物及其配置艺术、园林理水、园林山石以及园林建筑等造园要素。此外,还比较分析了中西人文主义景观的科技性。该点在意大利人文主义园林中体现为庭园设计对微气候的利用,在魏晋南北朝文人园林中体现为环境的改善、农业的开发与能工巧匠的发明创造。最后,综合分析了中西人文主义景观的同一性与差异性,运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历史辩证比较研究法,得出了本文的最终结论。进而,从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困惑的原因分析,揭示了中西人文主义景观对现代的启示,以及景观设计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当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住房问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为解这一问题,国家多次提出扩大住房
学位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它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其中我省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其封闭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失衡、人民受教育程度不一致等问题。随着国家对乡村
当前,由于全球人口的增加,能源的需求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制定能源战略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现阶段我国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
宗教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决定民族命运。虽说佛教在其发源地并未受到重视,但其于一千多年前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并生根发芽,随后即开创了璀璨的汉传佛教文化。
城市是人们日常生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因素复合的容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城市形态展开研究是解读城市的重要途径,是透彻地解读城市文化,促进城市
学位
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存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