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及研究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少见肿瘤,发生部位以胃肠道最多见,在我国好发于直肠。近年来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但因为长期以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命名和分类缺乏统一标准,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认识不足,可供参考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的管理策略及探讨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更加合理的制定治疗决策。二、材料及方法选取1999年1月至2018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诊治的40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策略,对可能影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疾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60例(63.7%),女性148例(36.3%),男女比例1.76:1,中位年龄51岁(18~78岁),86.9%患者肿瘤位于距肛缘距离≤7cm,58.1%患者诊断时无症状。肿瘤大小中位数8mm(2~90mm),其中肿瘤直径≤10mm有292例(71.6%),肿瘤直径11~19mm有83例(20.3%),肿瘤直径≥20mm有33例,病理分级G1/G2/G3分别占89.2%,8.1%,2.7%。随访期内,共有43例患者发现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其中肿瘤直径≤10mm转移率为2.4%,11~19mm转移率为15.6%,≥20mm转移率为69.7%。直径≥2cm(P=0.043)、浸润深度>T1(P=0.016)是淋巴结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远处转移26例,肝转移占76.9%(多发性肝转移占75%),年龄>60岁(P=0.017),直径≥2cm(P<0.001),病理分级(P<0.001)是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P=0.017),肿瘤直径≥2cm(P=0.013),病理分级(P<0.001),淋巴结转移(P=0.038),远处转移(P<0.001)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五年生存率为91.4%,10年生存率为76.2%,伴有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27.2%。完全切除率,ESD组显著高于EMR组(P=0.043),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988)。四、结论大部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诊断时无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男性好发。病灶局限,且肿瘤多小于1cm,病理分级多为G1。直肠NENs较少出现转移,转移后预后显著下降,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以同时性、多发性肝转移多见。肿瘤直径≥2cm,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是预测淋巴结转移较为可靠的因素。年龄>60岁,肿瘤直径≥2cm,病理分级是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肿瘤直径≥2cm、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与预后差密切相关。对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多数患者经局部切除后预后良好,内镜下切除安全可行,更推荐ESD作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治疗方式。对于转移风险高的患者,建议行根治性切除术。
其他文献
期刊
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能维持稳定的蒸汽腔压力、降低原油粘度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经济成本和环境效益。目前,相关的优化研究仅对各优化参数进行单独分析,忽略了参数间的相互作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高现象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方法统计2009年-2012年在我院分娩产妇的总例数,剖宫产总例数及其中的经产妇、初产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及再次剖宫产例
目前,在产流预报中广泛应用蓄满产流模型,而在汇流预报中经常采用纳希瞬时单位线或谢尔曼单位线。文中通过应用计算机编制雅鲁河碾子山站以上流域预报方案中遇到的几个具体问题
这是一件有点趣味性的集邮封(图1),上面盖销有美国6个不同地名的邮戳。那么,它究竟趣味何在呢?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手法的基础上,在留针、埋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穴位刺激模式,长效机制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埋线针具和埋藏物的改进使之成功实现了飞跃。生物材
目的 探讨血浆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4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50例初诊SCLC(局限期29例、广泛期21
实习课题的设计陈志勇在实习教学中,经常要遇到题的设计这个问题,笔者从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课题设计得恰当、合理,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