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Smad信号通路在聚六亚甲基胍气溶胶吸入染毒致小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卫生要求的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化学消毒剂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胍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强碱性、不易挥发、杀菌性能好等优良特性,在医疗卫生、家庭生活、食品工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有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PHMG)及其衍生物。PHMG虽是一种代表性的胍类消毒剂,但关于PHMG的毒性研究多数集中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皮肤黏膜刺激试验等方面,国内尚无针对PHMG的呼吸毒性开展研究,缺乏相关的理论数据。目的:1、探讨小鼠吸入PHMG毒性效应的时间和剂量反应关系,并为PHMG的危险性评价提供毒理学数据;2、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在吸入PHMG致小鼠肺组织纤维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50只5-7周龄C57BL/6N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纯水)、对照时间延长效应组(纯水)、低剂量组(1.03 mg/m3)、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1.03 mg/m3)和高剂量组(9.09 mg/m3),每组雌雄各半。利用雾化器将PHMG气溶胶吹入各染毒柜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天染毒4h,连续21 d。染毒期间,对染毒柜中PHMG气溶胶的浓度进行测量。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每天染毒4 h,连续21 d后,停止染毒,使小鼠继续呼吸正常空气21 d,每隔一天称量小鼠体重以检测体重的变化情况。末次染毒结束后24 h,称量小鼠末次体重;对小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离心,上清-80℃冻存备用,细胞沉淀经过PBS重悬、涂片、染色,镜下对灌洗液进行细胞总计数和4类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包括巨噬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解剖收集肝、心、脾、肺、肾等脏器,称重后计算各脏器系数,并对肺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改变。2、支气管肺泡灌洗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肺灌洗液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解冻小鼠肺组织,液氮研磨成粉末,Trizol法提取小鼠肺组织总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型胶原COL1A1(Collagen,type I,alpha 1)和纤连蛋白FN(Fibronectin)等纤维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Fibronectin、Smad2、Smad3、p-Smad2、p-Smad3、Smad4 和 TGF-β1 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连续吸入PHMG3周后,小鼠体重和肺部病理改变出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即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小鼠的各种不良反应逐渐加重:连续染毒21 d后,低剂量组PHMG气溶胶浓度约为1.03 mg/m3,高剂量组浓度约为9.09 mg/m3。染毒期间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而低剂量组小鼠体重仍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趋势减慢,末次体重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小鼠肺脏系数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肾脏系数和心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总细胞数和4类炎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剂量组的总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小鼠均可见肺组织纤毛被破坏、肺泡壁结构紊乱、肺间隔增厚、可见充血、气道上皮细胞脱落等病理改变,高剂量组更加严重,可见实质化改变;低、高剂量小鼠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分别为4.47±0.33和4.83±0.16,明显高于对照组1.58±0.09;Masson染色观察到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胶原沉积,并且高剂量组胶原沉积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小鼠肺脏α-SMA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增加,这说明该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高剂量组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更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低、高剂量组小鼠肺灌洗液上清中TGF-β1的含量明显升高,免疫荧光结果也显示TGF-β1表达阳性区域明显增加;小鼠吸入PHMG气溶胶21 d后,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COL1A1和FN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组本底的Smad2和Smad3的水平降低,而高剂量组的Smad4,p-Smad3,p-Smad3/Smad3,p-Smad2,p-Smad2/Smad2,TGF-β1 和 Fibronectin 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低剂量组各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呈上升趋势,说明TGF-β/Smad信号通路在PHMG诱导的肺纤维化过程中被激活,且反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2、连续吸入PHMG3周,又继续给与正常空气3周后,小鼠体重和肺部病理改变出现明显的时间反应,即停止吸入PHMG后,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仍在继续发展恶化: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PHMG气溶胶浓度约为1.03 mg/m3,连续染毒21 d结束后的延长效应期,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小鼠体重仍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趋势减慢,末次体重低于对照时间延长效应组,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小鼠肺脏系数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心脏系数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时间延长效应组(P<0.05)。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肺泡灌洗液中总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时间延长效应组,但与低剂量组相比明显升高。两染毒组小鼠均可见肺组织纤毛缩短、肺泡壁增厚、气道上皮细胞脱落等病理改变,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更加严重;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为5.08±0.12,明显高于低剂量组4.47±0.33和对照时间延长效应组1.57±0.08;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大范围胶原沉积,周围可见明显地实质化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延长效应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TGF-β1的水平显著升高;小鼠吸入PHMG气溶胶21 d,继续吸入正常空气21 d后,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小鼠肺组织COL1A1和F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时间延长效应组的p-Smad2,p-Smad3,Smad4,p-Smad2/Smad2浓度以及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说明即使停止暴露,TGF-β/Smad信号通路仍处于活化状态,使PHMG诱导的肺纤维化呈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结论:1、21 d连续吸入染毒PHMG气溶胶主要引发肺组织纤维化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肺部纤维化改变更加明显,即使是在停止染毒之后,这种不良反应仍会继续发展,说明吸入PHMG引起的肺纤维化具有持续性和不可逆性。本研究也为后续开展PHMG肺纤维化毒性研究,探索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和可靠的分析手段。2、长期吸入PHMG气溶胶可引起小鼠肺组织纤维化改变,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PHMG诱导肺部纤维化的病理过程。靶向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药物的开发可能对PHMG吸入诱导的肺纤维化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胎盘病理检查筛选宫内感染(IAI)病例,探讨胎龄<32周患儿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与孕妇IAI的关系及IAI胎盘病理分期与NRDS、BP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NICU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排除于外院出生,资料不全,有严重畸形等情况的患儿后共纳入病例332例。根据胎盘检查的结果(是否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初治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水平的差异,探讨检测血清SA水平在初治恶性血液肿瘤中的变化及意义,分析血清SA水平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清SA水平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探索血清SA水平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群。P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带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纹状体DA含量的耗竭。P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黑质铁沉积、蛋白异常聚集、炎症、凋亡等。众多因素的参与致使PD的防治极其复杂,并且目前在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经过长时间服用后,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Glabridin,GLD)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别从GLD对烟曲霉菌感染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s)表达的影响以及在烟曲霉菌感染的小鼠角膜组织和腹腔巨噬细胞引起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来验证GLD在真菌性角膜炎中发挥抗炎的作用。1.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为研究GLD对真菌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不同给药策略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术期隐性失血量、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纳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择期行TKA的患者。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1:1:1:1的比例随机地分成四组。A组(对照组,n=75)患者仅行TKA术,围术期不使用TXA;B组(TXA
目的:急性肾损伤是原位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研究报道其发生率约为40.8%。急性肾损伤不仅引起容量超负荷、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病理生理改变,而且与术后感染、移植物失功、慢性肾脏病、住院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等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诱因及预测因素,构建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原位肝
研究目的: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对于结直肠癌细胞(colorectal cancer cells,CRC)的生长抑制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实验方法:临床样本:将取得的临床样本进行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的表达。体外细胞实验:细胞实验将体外培养的直肠癌细胞HCT
目的:1.探究SETD3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2.探究SETD3在脑卒中后有氧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实验从整体水平上使用经典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进行研究;使用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向大鼠脑内注射SETD3 c DNA慢病毒或sh RNA慢病毒来过表达或敲低SETD3;使用大鼠神经损伤评分(
研究目的:分析2000年至2020年1月对于成人复杂性阑尾炎早期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研究,探索两种治疗方案中如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计划外干预事件等结局的差异,比较早期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研究方法:在EMBASE,Pub Med,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至2020年1
研究目的:骨性II类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正畸错类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磨牙远中错位,前牙深覆、深覆盖以及下颌后缩等。由于此类患者的矢状向关系不调,严重者会导致颞下颌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 OA)的发生。髁突关节重建术是TMJ OA严重者的一种手术手段。对于髁突骨缺损处的愈合,骨组织工程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人工骨生物移植材料的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