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三十八年的曲折前进,伴随着历史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从清末实业教育的产生与萌芽到新中国成人教育体系调整转变,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在教育史上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关于民国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成果逐渐丰硕,对民国教育发展的各方面均有所涉及,但就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研究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的研究比较零散,研究内容不全面,其研究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分析了影响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初步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并对民国成人教育史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研究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人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并总结了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特征并得出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发展对我国当代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成人教育史的发展理论、进一步充实了成人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视野,为当代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从教育学和历史学的综合视角审视了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概况,并对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概况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  在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合论述并界定了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因,并主要按历史发展顺序,将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成人教育的创始阶段(1912年-1919年);二是成人教育的迅速演变阶段(1919年-1927年);三是发展定型阶段(1927年-1937年);四是困境和分化阶段(1937年-1949年)。  第三部分主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成人教育思想作了介绍和归纳。其中实业教育、实利主义教育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归纳为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性”成人教育。通俗教育、社会教育、平民教育、国民教育这四种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社会教育这个大流派中。同时也分析了工读工学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思潮的发展兴起和对中国成人教育的影响。  第四部分主要立足现实分析,总结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的几个显著特征。一是成人教育思想的“舶来性”;二是成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是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教育救国”色彩;四是提倡尊重科学知识与培养实用型人才;五是边缘群体的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六是成人教育发展和滞后的双重效应。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总结了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为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以研究成人依恋、性别角色态度、择偶标准三者及其关系为目的,使用文献法对有关研究进行深入梳理和探讨,并采取随机抽样,选取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不断深化,农村民办幼儿园得到了蓬勃发展,它将在幼儿教育阶段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民办园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关系着幼儿园的生存和发
社区学院不仅是社区成员生活与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实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切入点和最好中介。成都市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领域中有着丰富的社区教育经验,取得了一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卫·奥格威首次提出品牌概念,到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后,品牌日益显现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意义。品牌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
本文涉及到的是近几年在我国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视栏目,即电视讲坛类栏目。电视讲坛栏目从开播到现阶段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由于面对学术性知识电视化的难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时空局限,灵活性不强;在线学习受情感体验缺失与投资回报的限制,发展面临瓶颈。在对E-Learning的反思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回归进程中,产生一种从技术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