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20Co6Ni2WMoV钢的流变应力模型及热处理制度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马氏体热强钢1Cr20Co6Ni2WMoV在等温热压缩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模型及组织演变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ray衍射分析及化学定量相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马氏体热强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总结全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在不同的热变形温度下,1Cr20Co6Ni2WMoV钢在低应变速率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当应变速率大于10s-1时,只发生动态回复。再结晶晶粒的大小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细化。随Z参数的增加,即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速率的增加,试验钢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和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变形量均增加,特别是完全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变化更显著。1Cr20Co6Ni2WMoV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508.137kJ/mol。热压缩变形条件下钢的峰值应力方程表达式分别为:σp=12.499ln(?)+7.639×105 1/T-442.8181Cr20Ni2Co6WMoV钢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后,马氏体板条的宽度范围为0.15~0.5μm,且马氏体板条宽度与钢的强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冷处理温度降低、回火温度升高后,组织中马氏体板条束发生部分分解,板条边界模糊。TEM及XRD分析结果表明,1Cr20Ni2Co6WMoV钢中析出相为单一的M23C6型碳化物。该碳化物基本以两种形态存在于钢中,一种是以黑色细条状、链状等分布在铁素体晶界、晶内及马氏体板条内,尺寸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对钢起析出强化作用;另一种是在冶炼过程中形成的尺寸较大的一次碳化物M23C6,个别尺寸可达1μm,以椭圆状、球状分布在晶粒内部及晶界上。随冷处理温度降低,析出的M23C6碳化物增多。回火温度升高,马氏体板条内M23C6发生粗化、聚集并长大。同时,低温回火过程中晶内位错线上有次生的细小颗粒状M23C6碳化物析出。1Cr20Ni2Co6WMoV钢淬火态的组织中含有60.48%的残余奥氏体,经过相同的淬火处理、不同温度的冷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明显减少,且冷处理温度越低,残余奥氏体含量越少。试验钢经过1060℃×1h+(-70℃)×2h+640℃×2h后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为3.88%。1Cr20Ni2Co6WMoV钢的强化方式主要表现为马氏体相变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化特别是合金元素Co的固溶强化。
其他文献
<正>体态语的恰当运用,是作为一名优秀节目主持人的必备条件之一。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可见肢体语言在
CAD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这门技术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半个世纪,从形成、发展、提高到目前的高度集成,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并
<正>增值评价就是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评价依据,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技术,把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诸多相关因素中分解出来,考查学生在前后两次学业成就测评期间的进步幅度,以
镁合金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易切削加工等优点。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非常容易氧化、燃烧,导致镁合金无法在大气条件下直接进行熔炼和浇注。氧化燃
幼儿教育回归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必然方向,而只有生活化的课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定位于提升幼儿的生活品质;幼儿的生活世界是个人的、当下的,也是生态的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层次分析法(AHP)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方法,即通过逐步修改判断矩阵中的一对元素,并利用通用的一致性检验方法,使一致性得到不断改进,并将此方法用于信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球面透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国防、通讯等领域。传统的超精密抛光技术在加工大型非球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加工微小非球面时,
本文研究了稀土Ce对挤压铸造ZA27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挤压铸造工艺参数为:比压320MPa,模具温度180℃~220℃,浇注温度650℃,开始加压时间30s,保压时间45s条件下,制备稀土Ce含量
随着制造业中刀具使用量的增加,传统刀具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刀具管理需求,加工企业中刀具管理成本也不断提升。由于刀具的管理涉及刀具技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人
设G是有限p-群,|G|=pn.对于0mn,G的pm阶子群的个数记为sm(G).华罗庚和段学复曾经猜想:对于任意的有限p-群G,只要p>2,sm(G)模p3只可能同余于1,1+p,1+p+p2或1+p+2p2等四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