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的行政命令救济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国也在不断探索生态环境损害救济途径。在行政领域则往往偏向于运用环境行政处罚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救济,而忽略了环境行政命令的重要作用。环境行政命令在2010年中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中正式被明确,但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其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中仍然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极易与环境行政处罚混淆,对环境行政命令内容和如何适用的程序也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连违法的环境行政命令是否可以寻求行政救济也是认定不一。因此,为防止“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亟需对环境行政命令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出完善建议,从而发挥环境行政命令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行政命令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梳理生态环境损害行政命令的基础概论。其一,对生态环境损害行政命令救济的概念阐释。其二,对生态环境损害行政命令救济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其三,探讨环境行政命令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救济的必要性。其四,将环境行政命令与其他救济途径对比分析优劣势,方便后文环境行政命令与其他救济方式的区分与联动。第二部分,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行政命令救济的现状。其一,对环境行政命令的法律规范进行梳理,发现没有行政命令和环境行政命令的专门立法,有关环境行政命令的规定散落在《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单行立法中,且具体表现形式也不统一,整体体现为散乱化。其二,通过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检索环境行政命令的案件,探寻环境行政命令适用的实践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对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环境行政命令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为环境行政命令与环境行政处罚界定与衔接混乱、环境行政命令的实体内容不明确、环境行政命令的适用程序缺失、环境行政命令的救济途径模糊以及环境行政命令未与司法救济手段形成有效的联动。第四部分,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行政命令救济的建议。其一,厘清环境行政命令与环境行政处罚的关系。应当以实质标准作为两者区分的核心,形式标准作为补充,立法明确原则上环境行政命令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的前置适用。其二,规范环境行政命令的实体内容。首先,在规范环境行政命令的具体表现形式上,短期目标是将《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12条重新修正,将环境行政命令分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类”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类”;长期目标是将“责令”二字作为环境行政命令专有的表现形式。其次,在明确环境行政命令的执行内容方面,明确“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类”环境行政命令具有可执行性;“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类”环境行政命令应当明确改正方式、改正期限等具体内容。其三,健全环境行政命令的程序机制。首先,要明确环境行政命令适用陈述、申辩的程序;其次,“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类”环境行政命令原则上不适用听证程序,“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类”环境行政命令原则上适用听证程序。最后,构建《环境行政命令程序实施办法》来对环境行政命令的适用程序进行整体规划。其四,明确环境行政命令的救济途径。首先,要明确环境行政命令的可复议性。建议环境行政命令复议前置且只能向上一级环境行政机关复议。其次,明确环境行政命令的可诉性。最后,明确环境行政命令的可赔偿性和赔偿范围。其五,建构环境行政命令与司法救济模式的联动。首先,环境行政命令优先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只有在生态环境损害认定复杂、耗时长或者生态环境不能修复只能进行赔偿时优先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进行赔偿。其次,注重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对环境行政命令进行实质性审查。最后,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兜底性司法救济途径。
其他文献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在我国该病检出率为0.2%-1%,也就意味着每年约15万儿童出生时患有该疾病。并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极少有可能自愈,更多的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疾病产生的突发性特点,让家属和患儿措手不及,没有足够应对危机的能力,没有充分适应环境的时间,这一个个困境对人格发展尚不成熟的患儿、危机应对机制薄弱的家庭来说无
学位
<正>淮安办〔2023〕17号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有关企业:现将《淮北市涉燃气管道工程安全施工监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3月31日淮北市涉燃气管道工程安全施工监管暂行办法
期刊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我国社会治理工作逐渐向基层聚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工作如何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多的力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为我国基层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带来机遇。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
学位
关于犯罪行为能否成为先行行为,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理论上也有否定说、肯定说和折衷说的纷争。否定说和肯定说都过于极端,全然否认犯罪行为能够成为先行行为,会招致司法实践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们难以接受的结论;完全肯定犯罪行为能够成为先行行为,会导致不作为犯罪范围过大。折衷说更具合理性,肯定犯罪行为能够成为先行行为,但有所限制。然而,折衷说对于犯罪行为缘何为先行行为的根据论证不足,以至于缺乏对于犯罪行为作为
学位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经济发展带来的转变,使得慢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治疗和管理的过程总体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及低治疗率的矛盾现象。慢性病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以个人与群体的健康为中心,在医患之间形成综合和需提醒、不间断和主动健康管理的方式,以实现促进健康、延缓病程、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降
学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监督公权力与表达自己意见的意识越来越强。媒体既能够把国家、社会和公民连接起来,又能够监督司法权和行政权,这也是西方社会“第四权力”的由来。可是媒体权力边界的扩张,带来的后果是侵害公民的权利,尤其在人格权方面。如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随之崛起,普通公民的表达和发声意愿变得越来越强,媒体侵害人格权的现象也变得较为普遍,人格权的保护与表达自由之间的矛
学位
社会工作在我国短短的二十多年内得到快速地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继续健全社会工作制度体系,提高社会服务机构的素质,拓展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社会工作在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一系列主体都需要继续发力,以更专业的服务内容、更高
学位
考察识别干部,首在政治素质,也难在政治素质。油田企业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端牢能源饭碗”的成效,尤其要把政治素质考察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以胜利油田近年来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实践为基础,分析研究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抓实“考点”、改进“考法”、用好“考分”等方面,探索建立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体系的路径与方法,为油田企业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建设工作
期刊
心理虐待是指与儿童关系亲密、有责任义务的人(通常是父母),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持续、重复的出现了恐吓、贬损、干涉、纵容儿童以及忽视儿童情感的行为,不论这些行为是否对儿童造成伤害,均视为心理虐待行为。流动儿童由于其所在家庭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相较于非流动儿童有更大的心理虐待发生风险。相较于身体虐待,心理虐待更加容易被外界所忽视,但是其行为对于儿童的身心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都是极大的,因此更加需要得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跨语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语言的沟通方式的边界逐渐被打破。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倡通过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水平的特色的打造,进一步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内高校在国际话语权。超语实践作为留学生在语言认知转换方面较为重要的工具,在国际中文教育上同样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在对超语实践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围绕超语实践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问题,选取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