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锰钢在强冲击以及高应力的工况下有较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和抗凿削磨损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冶金、矿山、建材、铁路等机械设备领域。高锰钢进行水韧处理后的内部组织中常形成较为粗大的碳化物,对高锰钢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提升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制备出Ti-V-Nb合金化超高锰钢,通过热处理能够对合金化超高锰钢中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进行调控,以达到改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目的。因此研究热处理工艺对铸造合金化超高锰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锰钢在强冲击以及高应力的工况下有较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和抗凿削磨损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冶金、矿山、建材、铁路等机械设备领域。高锰钢进行水韧处理后的内部组织中常形成较为粗大的碳化物,对高锰钢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提升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制备出Ti-V-Nb合金化超高锰钢,通过热处理能够对合金化超高锰钢中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进行调控,以达到改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目的。因此研究热处理工艺对铸造合金化超高锰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对研发和产业化综合性能优良、性价比较高的高耐磨铸造奥氏体锰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本文以优化成分Fe-0.976C-19.86Mn-1.89Cr-0.998Si-0.923Mo-0.18Ni-0.59Cu-0.091Ti-0.582V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分析测试方法讨论了温度梯度设计(450℃-1100℃)、加热速度(75℃/h-150℃/h)以及保温时间(2h-4h)对合金化超高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期制备出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良好匹配的铸造合金化超高锰钢。合金化超高锰钢的铸态组织由奥氏体基体、原位析出的包层结构的(Ti,V,Nb)C碳化物以及沿着晶界分布的M23C6碳化物构成,经分级固溶处理后原位析出的大尺寸及晶界分布的M23C6碳化物发生溶解。550℃-650℃-950℃-1100℃的分段保温工艺对合金化超高锰钢组织改善和性能提升最为明显,晶粒尺寸为253μm、第二相粒子尺寸为5.08μm、抗拉强度为603.37MPa、延伸率为23.33%、固有冲击韧性为1082 k J/m2。通过减少保温时间或加快升温速率能够提升合金化超高锰钢的力学性能,两者同时变化具有更明显的增强效果,在550℃-650℃-950℃-1100℃温度下加快升温速率和缩短保温时间使晶粒尺寸减小25μm、抗拉强度提升150.63 MPa、延伸率升高13.21%、冲击韧性提升26.8J。这得益于分级固溶在消除大尺寸碳化物和铸造应力的同时防止了晶粒粗化,组织的改善使力学性能得到提升。合金化超高锰钢在升温速率为150℃/h,550℃-650℃-950℃-1100℃保温2h的工艺下具有最佳的抗冲击磨料磨损,其磨损形貌显示塑性变形区的数量最多,冲击表面处的显微硬度578 HV,加工硬化层的厚度为3400μm,磨损机制为显微犁削、剥落坑和疲劳,固溶处理产生的小颗粒的析出相有效的阻碍了位错的运动,析出相的钉扎作用使位错在析出相周围发生聚集,提高了加工硬化能力。强化机制主要包括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晶界强化,其中固溶强化增强作用最明显。
其他文献
单晶锗属于脆性光学晶体材料,具有红外折射率高、色散率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红外光学等领域,常被用于制造光学镜头和窗口。但其在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时常呈现一种明暗扇形域相间分布现象,该现象不仅影响对红外光的透射性而且延长加工时间,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针对该现象本文通过计算单晶锗动态脆塑转变临界未变形切屑厚度与未变形切屑厚度的方法作为该现象的理论判定并通过单点金刚石车削试验进行
锌铜钛合金(也称钛锌板),有着良好的延展性、抗蠕变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常用于高档建筑的装饰外墙和屋顶,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我国虽然拥有着大量优质锌资源,但对变形锌合金(包括锌铜钛合金)的研制和生产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外对于锌铜钛合金的合金成分、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都有了十分详细的研究。考虑到锌铜钛合金主要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应用在屋顶或外墙等领域,需要靓丽的颜色,进
Ti-6Al-3Nb-2Zr-1Mo(TA31)钛合金,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具有高的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尤其具有高的断裂韧性、应力腐蚀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及可焊性等特点,其管材、板材以及型材在海洋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今TA31合金无缝管的制备,主要采用至少3次自耗电弧熔炼炉(VAR)熔炼的TA31合金铸锭,经过锻造后通过轧制、拉拔、旋压等方法制备出成品的无缝管。该制备工艺存在制备周期长、成型
铝板是一种具有抗疲劳性和延展性强的材料,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材料。然而由于原材料、轧制设备和加工工艺、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铝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缺陷。缺陷的存在不仅影响铝板材料的外观,还将严重降低材料强度、屈服应力等性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时线圈不需与被测物直接接触的特性,在铝板缺陷的检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涡流检测的方法已经
纯电动车载电子元器件的故障主要由高温等引起,所以优秀的冷却系统是整车及电驱动系统在正常温度下稳定、安全、可靠工作的保障。铝合金液冷散热器对电动汽车控制器电子设备散热效果较为理想。现阶段对铝合金散热器零部件的焊接方式多为手工TIG焊、自动TIG焊和MIG焊,搅拌摩擦焊(FSW)有焊接接头质量高、焊接变形小而且不容易产生缺陷的特点。然而,由于铝合金液冷散热器体积相对较小,采用FSW方法焊接,铝合金液冷
高锰钢因其在高冲击载荷下优异的加工硬化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抗冲击载荷的耐磨件中。然而,传统高锰钢由于初始硬度和屈服强度较低,在使用初期或低冲击应力条件下往往会因为加工硬化不足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耐磨性。本论文以Fe-0.88C-17Mn高锰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并运用金相(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镜(TEM)和纳米压痕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后
模具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模具的发展对模具钢有着较高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冷热疲劳性能更是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文以5%Cr系热作模具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Mo含量(1.8%、2.4%和3.1%)对5%Cr系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自约束冷热疲劳的实验方法,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冲击韧性测试等方法研究三种Mo含量对5%Cr系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
高锡含量的铜锡合金因具有强度高、摩擦系数低以及耐磨耐蚀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交通、航天、航海等高速重载领域。然而由于常规铸造下包晶相的含量少以及晶间硬脆δ相的存在使其变形能力差、塑性较低,极大的限制其应用。因此,为了提高该系列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以Cu Sn20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熔体约束流动诱导形核装置制备半固态浆料,研究制浆工艺参数(熔体处理温度、冷却通道角度和循环水流速度)对半固态浆料显微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任何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也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以"抄写、背诵、题型训练"为主要形式,这种机械性的训练和局限性的活动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实践性,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工业纯钛TA1具有较好的加工性、成形性、焊接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其对热处理不敏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以及航海等领域。近年来,我国钛用量逐年增长,但由于钛的提取、熔炼和加工十分困难,钛生产过程成品率低,从海绵钛到成品钛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形材料损失约占总投料量的50%,钛生产及加工过程产生了大量的钛屑、边丝、锭头、锭尾、热轧板头、等外板、热轧废料等废残钛,对于钛资源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