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n20亚包晶合金半固态组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锡含量的铜锡合金因具有强度高、摩擦系数低以及耐磨耐蚀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交通、航天、航海等高速重载领域。然而由于常规铸造下包晶相的含量少以及晶间硬脆δ相的存在使其变形能力差、塑性较低,极大的限制其应用。因此,为了提高该系列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以Cu Sn20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熔体约束流动诱导形核装置制备半固态浆料,研究制浆工艺参数(熔体处理温度、冷却通道角度和循环水流速度)对半固态浆料显微组织的影响,获得最优制浆工艺参数,然后采用底注式挤压机进行流变挤压成形,研究挤压参数(成形比压、充型速率)对铸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短时固溶处理对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半固态浆料制备过程中随着熔体处理温度升高,半固态浆料的显微组织由蠕虫状转变为蔷薇状或近球状,初生α相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但当温度过高时,半固态浆料显微组织中存在大量枝晶,初生α相平均晶粒尺寸增加,形状因子随着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减小。随着冷却通道角度增加,半固态浆料的显微组织由蠕虫状转变为近球状或者等轴状,初生α相平均晶粒尺寸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形状因子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循环水流速度的增加,初生α相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形状因子逐渐增加。半固态浆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熔体处理温度960℃、冷却通道角度45°、循环水流速度540 L/h,初生α相形状因子0.746,平均晶粒尺寸36μm,包晶相含量最多,占总体积的34.47%。初生α相中心Sn元素质量分数由8.07%提高到12.5%,晶间组织中Sn元素质量分数由26.94%降低到了24.41%,固溶强化效果显著。工艺参数对半固态浆料显微组织的影响顺序:熔体处理温度>冷却通道角度>循环水流速度。通道内壁对半固态浆料的瞬时强烈激冷效果,抑制溶质Sn元素扩散,导致包晶β-Cu5Sn相发生无扩散的类马氏体转变生成亚稳包晶β’-Cu5.6Sn相。类马氏体转变使其晶格结构发生改变,由体心立方结构变为简单四方结构,在点阵变形区发生明显浮凸或倾动,导致大量针状和板条状组织生成,板条状组织较为粗大且数量较少;针状组织相互交错,自由生长且数量较多,通过TEM进一步证实板条状和针状组织为β’相。半固态流变挤压铸造时,当充型速率一定,随着成形比压增加,缺陷数量逐渐减少,铸件致密性逐渐增加,而初生α相平均晶粒尺寸和延伸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形状因子、布氏硬度和抗拉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成形比压一定,随着充型速率增加,初生α相平均晶粒尺寸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铸件致密性、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成形比压130 MPa、充型速率21 mm/s时,铸件显微组织中无明显的缩松缩孔等缺陷,初生α相分布均匀,晶粒尺寸27μm,形状因子0.765,晶粒细小,形状完整,综合性能最好,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布氏硬度值分别为421 MPa、2.8%和150.1HBW,较液态挤压铸造分别提高了28.9%、833%和35.5%,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混合型断裂。挤压参数对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顺序:成形比压>充型速率。铸件在750℃下进行短时固溶处理时,当固溶时间为10 min,初生α相发生长大,平均晶粒尺寸为54μm,但晶粒变得尖锐,晶粒间发生相互吞并导致晶粒的尺寸差异较大;当固溶时间为20 min,初生相继续长大,平均晶粒尺寸达到79μm,但其分布变得均匀,不发生明显的团聚以及粗化;当固溶时间为30 min,初生相晶粒发生团聚,且个别晶粒发生明显粗化现象导致其晶粒变得尤为粗大,晶粒间的尺寸差异更大,组织的均匀性降低。当固溶时间为20 min时,组织最为均匀,缩松缩孔等缺陷完全消失,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57 MPa和11.4%,较固溶处理前分别提高了56.1%和307.1%,断裂方式由混合型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其他文献
产品轻量化是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提升轻量化效果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新材料替代传统金属。典型轻量化材料铝合金存在焊接性差的缺点,而压印技术能够很好的连接薄板铝合金。压印连接技术具有连接成本低,减重效果好的优点,但也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以及缺少实现板材拼接方面的研究。本文采用对搭接结构实现了压印技术对5182铝合金板的拼接,并就如何提升连接强度进行了探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总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LM)是一种新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成形件组织性能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高,受成形件形状限制小,近年来发展迅速。对SLM成形过程温度场的准确模拟,是优化SLM成形工艺参数、提高成形效率和成形件性能的前提。长期以来,不同研究者选择不同的热源模型,开展SLM成形温度场的研究,但不同热源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为明确不同热源模型对温度场计算的影响,使用高斯面热源、高斯圆柱体热源、高斯
底吹富氧熔炼是一种与多相流体流动及传热传质有着密切关系的生产过程,对底吹炉内流体流动特性和炉体结构及操作参数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富氧底吹熔炼向着更低能耗、更高效环保方向迈进。本文将数值模拟与数理统计相结合,通过建立底吹多孔道氧枪强化搅拌数学模型,对其强化搅拌机理和多相流动特性进行探究。针对模型计算结果,以气含率方差、平均湍流强度、平均湍动能、图像熵等为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多孔道氧枪在气体喷吹强化搅拌的优
单晶锗属于脆性光学晶体材料,具有红外折射率高、色散率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红外光学等领域,常被用于制造光学镜头和窗口。但其在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时常呈现一种明暗扇形域相间分布现象,该现象不仅影响对红外光的透射性而且延长加工时间,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针对该现象本文通过计算单晶锗动态脆塑转变临界未变形切屑厚度与未变形切屑厚度的方法作为该现象的理论判定并通过单点金刚石车削试验进行
锌铜钛合金(也称钛锌板),有着良好的延展性、抗蠕变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常用于高档建筑的装饰外墙和屋顶,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我国虽然拥有着大量优质锌资源,但对变形锌合金(包括锌铜钛合金)的研制和生产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外对于锌铜钛合金的合金成分、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都有了十分详细的研究。考虑到锌铜钛合金主要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应用在屋顶或外墙等领域,需要靓丽的颜色,进
Ti-6Al-3Nb-2Zr-1Mo(TA31)钛合金,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具有高的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尤其具有高的断裂韧性、应力腐蚀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及可焊性等特点,其管材、板材以及型材在海洋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今TA31合金无缝管的制备,主要采用至少3次自耗电弧熔炼炉(VAR)熔炼的TA31合金铸锭,经过锻造后通过轧制、拉拔、旋压等方法制备出成品的无缝管。该制备工艺存在制备周期长、成型
铝板是一种具有抗疲劳性和延展性强的材料,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材料。然而由于原材料、轧制设备和加工工艺、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铝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缺陷。缺陷的存在不仅影响铝板材料的外观,还将严重降低材料强度、屈服应力等性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时线圈不需与被测物直接接触的特性,在铝板缺陷的检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涡流检测的方法已经
纯电动车载电子元器件的故障主要由高温等引起,所以优秀的冷却系统是整车及电驱动系统在正常温度下稳定、安全、可靠工作的保障。铝合金液冷散热器对电动汽车控制器电子设备散热效果较为理想。现阶段对铝合金散热器零部件的焊接方式多为手工TIG焊、自动TIG焊和MIG焊,搅拌摩擦焊(FSW)有焊接接头质量高、焊接变形小而且不容易产生缺陷的特点。然而,由于铝合金液冷散热器体积相对较小,采用FSW方法焊接,铝合金液冷
高锰钢因其在高冲击载荷下优异的加工硬化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抗冲击载荷的耐磨件中。然而,传统高锰钢由于初始硬度和屈服强度较低,在使用初期或低冲击应力条件下往往会因为加工硬化不足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耐磨性。本论文以Fe-0.88C-17Mn高锰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并运用金相(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镜(TEM)和纳米压痕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后
模具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模具的发展对模具钢有着较高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冷热疲劳性能更是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文以5%Cr系热作模具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Mo含量(1.8%、2.4%和3.1%)对5%Cr系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自约束冷热疲劳的实验方法,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冲击韧性测试等方法研究三种Mo含量对5%Cr系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