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海底管道作为海洋油气集输与储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底管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海底管道铺设工艺技术复杂、风险高,而铺管施工的重要环节是管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海底管道作为海洋油气集输与储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底管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海底管道铺设工艺技术复杂、风险高,而铺管施工的重要环节是管道运输至预定海域.管道运输过程遇到风、波浪及海流的作用,为确保运输过程管道的安全及减少运输成本,确定管道所受环境载荷,计算分析管道的强度及设计合理的拖带方式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为: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海底管道铺设方法,并对不同管道施工方案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详细介绍管道底拖法的分类、原理及其所用设备.针对外管φ325×6、内管φ273×8的复壁管,探讨了直接压入海底的可能性,根据测试得到的土壤数据计算出基床系数,将放置在海底的管道看作弹性地基梁,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施加不同载荷形式时管道的沉陷值进行了计算.考虑海底拖管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底拖不同阶段管道的分析模型,详细计算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管道的载荷形式、分布等及管道的应力和变形.在流速分别为0.4m/s、0.6m/s、0.8m/s、1.0m/s、1.2m/s,水流角度为30°、45°、60°、90°,侧向牵引分别为3~5根缆索情况下,用Ansys对300m和400m长度管道进行底拖法牵引管道的强度分析.
通过计算分析表明,海底拖管较适宜用于滩海铺管,其受吃水和环境影响较小.在管道运输就位后,可使用挖沟法或向土壤注水等方法埋设管道.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拖管施工的技术方案,包括不同流速、流向海况下的允许的跨长及拖缆布置等.
其他文献
船体结构的动力问题已经越来越被大家重视,避免共振是船体设计重要任务之一。船舶营运时,只要主机、螺旋桨在运转,船体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一般来说,由螺旋桨或主机激起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间对本院90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CT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增强扫描准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要求采用非正交坐标系机械系统,然而非正交坐标系机械系统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运动的灵活性,一直以来缺少对于它的误差研究,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建立了非正交坐标系机械系统的误差补偿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思想:在使用球坐标系的同时,巧妙结合自然坐标系。从而大大简化了问题的难度,不仅正确地分析出非正交坐标系机械系统的误差
六自由度平台的动态性能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而改善基于液压驱动的六自由度平台的动态性能,为研制高水平的模拟器奠定基础。论文首先分析了六自由度平台的结构及运动特点,推导出了平台单回路的数学模型及控制器模型,并利用AMESim液压系统仿真软件建立了单回路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为平台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保证。通过对PID控制、带有压力反馈补偿的PID控制以及鲁棒
本文研究的是高精度压力筒试验系统。基于密闭液体的体积变化与压力变化之间呈反比的特性,该系统实现了压力的高精度控制。根据压力筒试验系统的设计指标,完成了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控制器的集中控制方式。详细论述了控制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特点。并确定了控制系统硬件的选择与设计,硬件部分主要有控制器的选择、所需板卡的类型与数量、压力传感器的选型以及信号调理电路的设
随着风电行业的迅速发展,海上风电吊装船日渐成为重要的新型海洋工程船舶,它集运输船及自升平台的多种功能于一身,包括运输、吊装、升降、安装等功能。海上风电吊装船在作业
在超声波检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缺陷检出率和量化精度,往往采用传感器阵列结构或中心频率较高的探头,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会产生巨大的数据量,给信号的采集、传输以及存储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对硬件的要求也更高,严重制约了这项技术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围绕降低采样速率,减少采集数据量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有限新息率(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FRI)采样理论的提出,使得
组态的思想就是使用软件工具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达到使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自动执行特定任务,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目的。典型的MIS组态系统由数据库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