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虞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挚虞和《文章流别集》为研究对象。第一章讨论了挚虞与魏晋之际的经学关系。认为挚虞属于古文经学一派,主要宗尚王肃的学说。挚虞的礼学与《新礼》的制订关系密切,是在司马昭命荀顗等人制订《新礼》的基础上因革损益,并与傅咸等共同缵续,《决疑要注》即是讨论《新礼》的成果。挚虞的经学代表了西晋学者的主流面貌,既体现了融合今古文经学的时代特点,又反映了博学和精究统一的时代风气,表明了王肃学说的主导地位,显示出挚虞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点明丧礼是当时的讨论焦点,而具体议礼方式受到集解注经的新方法影响。  第二章探究了挚虞的史官身分与总集编纂的关系。曹魏西晋的秘书监共有十七人,而秘书监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图书的典藏和整理,编撰大型书籍和编纂国史。挚虞曾撰有多部史学着作,而《文章流别集》的编撰与其秘书监身分有关。汉魏以来史学从经学中分离并渐趋独立,文章才能成为史官任职的前提,而目录学中的流别观念、史学中的分类思想、史书的编撰方式都对文章的概念、流别和总集的分类有所影响,也给《文章流别集》的成书提供了史学条件。  第三章研究了汉魏以来名辩思潮与《文章流别论》的关系。汉魏以来的名辩思潮不仅影响了挚虞的学术思想,而且影响到当时的文学批评。刘劭《人物志》的分类观与魏晋的文体区分关系密切,而偏才说也与曹丕等人的作家论属于同调。名辩思潮影响到《文章流别论》,体现在推动了文体讨论的追根溯源,明晰了魏晋的文体辨析,这些在赋、颂、七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第四章从西晋文学的视野中观察挚虞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文章流别集》涉及的作家作品以两汉为主,反映了以挚虞为代表的西晋作家普遍以汉代文章作为模拟对象的意识。西晋年间,文人集团活动频繁,挚虞也参与其中,颇有诗文赠答。“八王之乱”导致了文人的分化,一部分热衷政治、卷入纷争,一部分供职内府、继续治学,挚虞属于后者,代表了这部分文人的人生取向。魏晋史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立场,对待文学的态度迥然有别,前者以挚虞、李充为代表,后者以曹丕、曹植和陆机为代表,在具体文体风格特征的归纳、代表作品的选择、作品生成的环境、作家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文论概念的创新和保守上互有分歧。挚虞首次将名辩思潮应用到文体辨析,并趋向于细致缜密,建立了文体论的写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对《文章流别集》进行了专门研究。资料和人才的集中、图书修撰风气及普遍的博学修养提供了编纂条件,子书写作的复兴和类书编纂的实践促进了总集的出现。在西晋流行的模拟写作风气背景下,《文章流别集》具有指导写作的编撰宗旨。文章重新讨论了总集和别集的发展和命名历程,指出曹丕在文集发展史上的作用,及书写载体变化推动了文集的繁荣。《文章流别论》基本是因袭前人和时贤的普遍看法,挚虞的功绩是将零散的文体论统筹在一起。最后讨论了《文章流别集》的体例,认为:整体依据文体分类;类分之中各以时代先后排列作家;作家之下有小传,篇前有总论,各体之下有分论。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在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中关联规则的挖掘应用,分析了关联规则应用的可行性,并将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用在开放式实验信息中进行挖掘,得到了学生实验数据中隐式且可靠的关联信息,从而更科学地安排并控制开放式实验,可给各类高校开放式实验的教学与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开放式实验;关联规则;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
该文试从道德、社会历史、神话-原型、女权主义四个方面对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进行评论.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从具体的善恶观念出发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界定、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数量不多,但是用法丰富多变,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们在句中表示某种语气,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因此,语气词的句法特点及话语功能研究是
摘要:随着矿井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给高等院校提出了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任务,尤其是能够适应煤矿现代化生产要求的专业人才。本文针对矿井生产自动化的工作过程,搭建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设计电力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构建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能够体验矿井自动化生产全过
因果复句是用来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结构上由原因组块、结果组块、因果标志词语组成,语义上表示事件行为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语用上用来叙述、说明、论断等,具有交互性、偶然
作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海登·怀特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话语转义理论来分析历史文本,主导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历史哲学领域中的语言学
虽然作家杨绛涉猎过小说、非小说、评论、传略、戏剧、散文等各式体裁并均有斩获,但她对小说的关注度明显最高。这不仅表现在她写过长中短篇小说,表现在她以小说--短篇小说--作
学位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预防登革热的流行,建立基于伊蚊监测诱蚊诱卵法的登革热可能流行分级预警指标体系。方法根据伊蚊的生态特点建立诱蚊诱卵法,比较诱蚊诱卵指数(MOI)与传统的
张欣是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多产作家,她因创作都市文学而斐声文坛,成为“新都市文学”“新市民小说”的典型代表之一。与其他作家的“冷峻专注”不同,张欣的小说“流淌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