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蛋白BPI<,23>与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GeneSOEing技术构建BPI23-haFGF融合基因,通过原核表达系统pGEX-4T-1表达,并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的生物活性研究,为能开发出一种既能缩短创伤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又能避免细菌感染的双功能新型多肽类药物打下基础。 [方法]①采用TRIzol(Invitrogen)试剂一步法,从人外周血白细胞和胎脑组织中分别提取到完整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作BPI23和haFGF基因扩增模板。 ②根据Genbank公布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和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cDNA基因序列,利用PrimerPremier5.0和DNAclub生物学软件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以上述cDNA为模板,RT-PCR分别扩增带信号肽的BPI23和haFGF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目的片段分别克隆入pUCm-T载体,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 ③以pUCm-T/BPI23和pUCm-T/haFGF重组质粒为模板,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eSOEing技术将两段基因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Gly4Ser)3DNA序列进行体外基因重组合成融合基因,克隆入pUCm-T载体,测序,并运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克隆的序列进行预测分析。 ④以pUCm-T/BPI23-haFGF为模板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不带信号肽融合基因BPI23-haFGF,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进行复性和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对重组融合蛋白的纯化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ting鉴定和初步生物活性检测。 [结果]①以人外周血白细胞和胎脑组织中提取到完整的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编码BPI23和haFGFcDNA序列,将其分别克隆至pUC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RT-PCR扩增得到约700bp的BPI23和480bp的haFGFcDNA片段。分析两个序列,结果表明:BPI23和haFGF编码序列cDNA与Genebank公布序列一致。 ②采用GeneSOEing技术将两段基因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Gly4Ser)3DNA序列进行体外基因重组,扩增得到约1.2Kb的融合基因片断。序列分析表明BPI23、haFGF及linker拼接组合的顺序,方向及序列完全正确。BPI23-haFGF为1.2kb,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A,编码399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信号肽序列以及BPI23和haFGF蛋白保守结构域。预测不带信号肽的BPI23-haFGF序列,编码368个氨基酸,分子量40.36ku,pI为9.45。 ③将融合基因BPI23-haFGF去掉信号肽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通过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成功构建了pGEX-4T-1//BPI23-haFGF重组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利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复性后经GST亲和纯化柱纯化和凝血酶酶切GST-tag后,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纯化蛋白琼脂糖平板抑菌实验和MTT法掺入法促NIH3T3细胞增殖实验表明重组蛋白具有抗菌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 [结论]①扩增得到了与Genebank公布序列一致的BPI23和haFGF两个基因的cDNA序列,为进一步的基因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利用GeneSOEing技术成功构建了中间带有疏水性多肽接头(Gly4Ser)3的BPI23-haFGF融合基因。 ③成功构建了pGEX-4T-1//BPI23-haFGF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进行了表达并获得了目的蛋白。 ④复性纯化后的蛋白表达产物初步生物学活性实验表明:融合基因表达产物具有抗菌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谈到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物理化学等有实验现象的学科,实际上其他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比如初中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分析方法    观察分析能力是指学生自主的、有目的地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数学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给学生创造环境,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脱离了感情的智慧是空虚的、无意义的。然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这意味着我们的数学课堂要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经验、充满活力,教师更应关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部分初中数学课堂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的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有效教学”应运而生,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如果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摘要:本文从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设计的步骤、教学评价三方面来阐述“慢”的教学,笔者认为“慢”的教学能给学生多点空间和时间,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有足够的思考和表达机会,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过程展开; 练习设计; 教学评价;“慢”的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内容多、节奏快、疲于应付、急功近利,在这种紧张急躁的情况下,虽然教的辛苦,但往往总会事与愿违。张文质先生曾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数学实验的中心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我们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为中心,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突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数
期刊
“四力”指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我们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因为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满黑板的写,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还
期刊
摘要: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在教学时要创设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背景,进行自主性的操作活动,进行充满个性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活动背景 自主操作 个性探究 成长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