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茶叶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作为高附加值农产品之一,种茶收益相对较高。在学术界对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茶农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在选择不同种植规模带来不同收益的情况下,能否使效率得到充分发挥?有鉴于此,基于规模差异的视角,从茶农种植户生产技术选择与效率角度出发,论证不同技术选择条件下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合理规模是当前有必要进行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绿茶主要生产区域的农户为例,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规模差异为视角,一方面着眼于茶叶产业发展进程中种植户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采用农户技术选择假说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针对不同规模茶叶种植户,分析劳动节约型、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对其生产收入变动的影响机理、方向和程度;另一方面以茶农生产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运用非参数DEA方法分析不同规模条件下茶农种植户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变化趋势,以期得到不同技术选择条件下技术效率分布情况,为当地茶农在有效资源配置条件下进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规模条件下,技术选择对茶农收入影响方向及程度不同。劳动节约型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的投入回报率差异显著:劳动节约型技术对大规模种植户投入回报率大,劳动密集型技术对小规模种植户投入回报率更大。(2)茶叶种植规模对茶农收入影响显著且成正相关关系。大规模种植户更有利于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使用,能使农户产生更高的经济收益。(3)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条件下,茶园综合技术效率值较低,且规模效率值偏低;而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条件下,茶园综合技术效率值较高,规模效率值很高。因此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选择下,茶园综合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条件下,各种效率值均达到较高水平。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从提高生产效率和茶农收益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1)作为茶农自身,一方面要加强涉茶技术的学习,在强化茶园管理的同时适量增加资本投入,另一方面积极进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便于资源的集约利用,同时要使规模效率的利用得到提升。(2)作为社会和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和支持,并积极健全自然灾害防御体系,鼓励茶农积极参与合作组织,以提高自身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