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自动闭塞的列车追踪控制优化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C(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发展,实现移动自动闭塞的条件变得越来越成熟。区别于其他的自动闭塞,移动自动闭塞以前行列车尾部为追踪目标点,行车间隔短,运行效率高,对追踪运行的影响很大。而目前的追踪控制方法更侧重于防护安全,不能够满足高水平的控制需要。因此,有必要结合移动自动闭塞的条件对追踪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在介绍移动自动闭塞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列车追踪运行,指出追踪控制安全有余、预测不足的缺陷,而该缺陷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紧急制动。为验证该问题,区分不同运行环境,对追踪运行前后列车的空间间隔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低速运行环境下的追踪控制一般不需紧急制动,而高速运行环境下的追踪控制确实存在采取不必要紧急制动的可能性。其次,针对追踪控制中的不必要紧急制动问题,利用运行信息计算虚拟距离,并利用其进行安全防护。当列车间距越来越小时,虚拟距离小于实际距离。因此,在实际距离不能够满足安全需要制动距离的危险状态之前,追踪列车会先进入虚拟距离不能够满足安全需要制动距离的紧急状态。分析列车进入紧急状态和危险状态的情形,并结合列车追踪运行的特性,确定在紧急状态时间点调整工况的办法。通过仿真示例说明虚拟距离法避免追踪控制中不必要紧急制动的有效性。最后,仅能避免不必要紧急制动的追踪控制并不能够满足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智能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再利用虚拟距离法调整求得的追踪控制方案消除不必要紧急制动。利用隔离小生境技术改进基本粒子群算法,作为求解算法。结合追踪运行特性以及运行指标,建立列车追踪控制优化模型。将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在追踪控制优化模型的求解中,提出列车追踪控制改进粒子群算法。得到追踪控制优化方案后,利用虚拟距离法进行检测、调整。调整后的追踪控制方案不仅综合考虑各项运行指标而且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紧急制动。
其他文献
我国民航持续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增长,空域资源与不断增长的航班流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理论为缓解空中交通拥堵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目前,管制单位最常采用的是发
本文首先介绍了随机粗糙面电磁(光)散射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基尔霍夫近似方法和微扰法等粗糙面光散射的基本方法。主要采用基尔霍夫近似方法和微扰法研究了随机粗糙面的光散射
高速铁路的信号通信系统包括计算机联锁系统、调度集中系统、CTCS-3级列控系统和信号集中监测系统,CTCS-3级列控系统通信网由地面骨干传输网(有线通信子网)和移动通信网(无线
随着对光纤通信系统容量和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系统中存在的偏振问题开始变得严重。高速偏振控制技术可以快速补偿光纤系统中各种与偏振相关的信号损伤,为提升系统的速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目前,很多的小学生学习古诗文,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篇)掌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与互联网的关系越发密切,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模式不断出现,使得通信领域的信息传输容量正在以指数的形式增长。无论是以太网系统还
光束质量和光束传输特性的研究是激光光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能为光学系统的设计、光束的传输变换和光束质量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产
特殊时期在线教学成为高职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提升高职在线教学效果,可适当汲取“知识网红”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并充分规避消极影响.“知识网红”在活动内容、活动手段、活动对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坑槽快速修补的新型材料,具有全天候、施工快捷、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控制指标和施工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在工业和检测领域的应用渐趋广泛,尤其在自动化和智能控制方面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光学系统成像的质量检测和各种评价方法呈现突出的重要性。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有很多种方法,如:星点检验法、鉴别率法、波相差法、光学传递函数检测法等,其中光学传递函数(MTF)检测法是目前公认的最为客观、有效的一种光学像质检测方法。目前光学传递函数检测仪正在向自动化与标准化演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