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游泳运动项目在群众中越来越来越普及,同时,人民也对游泳救生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而救生比赛是我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救生活动有着示范和引导的功能。在推动我国游泳救生方面发展着巨大的引导作用。然而,学术领域对该比赛的参与情况缺乏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参赛者参与救生比赛的影响因素尚未进行过研究。鉴于此,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我国救生比赛参与因素及现状,通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主要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救生锦标赛参赛人数远远低于世界救生锦标赛,在年级组别设置上我国缺少青年组别;与香港地区对比,我国缺少全民健身类救生赛事。2我国救生比赛参赛者影响因素,可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即一级维度(运动技能因素、竞赛组织管理因素、项目因素、参赛条件因素、动机因素、经济因素),第二层次即二级维度(体能因素、技能因素、项目认识因素、项目特点因素、参赛因素、条件因素、旅游因素、交友因素、经济支持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第三层次即三级维度(28项具体影响指标)。3我国救生比赛公开组参赛者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布:所占权重按运动技能因素、竞赛组织管理因素、项目因素、参赛条件因素、动机因素、经济因素递减。4在公开组参赛现状中,普遍有10年以上游泳年限,具有一级以上运动等级,且有专业队训练经历,无稳定职业无收入以学生居多,训练有教练专门指导,每周练习次数不超过六次,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训练量为4500m以下;区域分布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参赛队伍多,参赛次数偏少,年龄以22岁以下为主,以为所在代表队获得荣誉和奖金为参赛目的。5在成人组参赛现状中,普遍具有16年以上游泳年限,运动等级以二级为主,具有业余训练经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且以救生员居多,无教练专门指导,每周训练次数不超过4次,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训练量在3000m以下;区域分布呈现出比赛举办地参赛队伍多,参赛次数总体偏少,年龄以44岁以下为主,以提高救生技能为参赛目的,具有良好的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