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以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深入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学校体育思想特点,产生的背景,存在问题及评述其历史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和总结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历程中的经验及其教训,为今后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军国民体育为主的时期;前建国后17年的当代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奠基期;“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当代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停滞和混乱期;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复苏与繁荣期。不同时期和发展阶段都提出了相应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但近代至改革开放前较为保守,单一,以学习模仿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步进入活跃阶段,这一时期是多种学校体育思想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存共鸣,相互激荡的时期,呈现出可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局面。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立足本国现实,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和经验,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强调终身体育,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2、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有效衔接和融合,为终身体育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