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增温对杉木幼龄林细根生产量的影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增温对杉木幼林细根生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了解亚热带人工林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并为揭示全球环境变化下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碳吸存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开展杉木幼龄林野外原位土壤增温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依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的预测,设对照(CT)、增温(W)(+4℃)2种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微根管法每月连续观测两年(2016.1-2017.12)细根生产量。结果表明:月份与土壤增温交互作用对细根根长生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增温处理的细根生产月动态模式更不稳定,在时间分布上更不均匀,且年际间变化更大;同时增温会使细根生产开始时间更早,生产峰值提前,且结束时间更晚,生长季延长。在2016年的3、4月,土壤增温抑制了细根生产,而在2016年12月及2017年1、2月土壤增温显著促进了细根生产。土壤增温对杉木幼树树高总生长量无显著影响。但不同处理之间树高生长量的季节分布模式不尽相同,树高生长峰值要晚于细根生产峰值。Person相关分析发现不同土层细根月根长生产量与月均气温、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与细根月根长生产量的相关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协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以及树高月生长量对幼林细根生产量有显著影响。土壤增温对不同季节细根生产量的影响不同,2016年春季土壤增温降低了细根生产量,2017年春季、2016年及2017年冬季,土壤增温均显著促进了细根生产量。土壤增温对不同年份细根生产量影响亦不相同,土壤增温对2016年细根生产量没有影响,而在2017年则促进了细根生产量.增温与对照均是0.5-1 mm径级细根占总细根生产量的比重最高,不同季节土壤增温对细根生产的径级分布有显著影响,且对0-0.5、0.5-1 mm径级的细根影响更为显著。在2016年春季与夏季土壤增温显著抑制了0-0.5 mm径级细根的生产,而在冬季显著促进了0.5-1 mm以及1-1.5 mm径级细根的生产;在2017年春季与冬季土壤增温均显著促进了0.5-1 mm径级细根的生产。土壤增温对细根生产的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影响,对照处理细根生产最大值出现在0-10cm土层,而增温处理在10-20cm土层深处细根生产所占比重最大,且增温处理细根生产随土层深度的衰减系数β大于对照,表明土壤增温使细根生产向深层土壤中分布,这与增温后表层土壤较为干旱、细根向底层土壤寻求水分有关。综上,土壤增温虽然使细根生产的生长季延长,但增温使细根生产量月分布更不稳定。增温第一年无显著影响、而第二年促进了细根年生产量。细根生产量月变化与土壤温度、含水量和地上生长有关。不同季节增温使细根生产径级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增温后由于土壤含水量下降,细根生产向更深的土壤分布。
其他文献
套管钻井技术是将钻进和下套管合并为一个作业过程。进行可回收式钻具组合设计,就是为了钻头和井下工具在不需要进行常规起下钻作业的情况下实现更换。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钻井公
<正>微写作是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佳教学途径之一,而小组合作能减轻学生写作训练负担。因此,本文结合《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实践,对读写结合视角下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区原有企业的外迁遗留了大量铬污染场地,这些地块的利用必须保障周边人及其他生物体的安全。本文针对铬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中生物毒性较高的六价铬的去除或稳定化展开相关研究。矿物材料具有绿色友好、价铬低廉等优点是理想的环境修复材料。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改性蒙脱石材料(CMC@MMT-FeS),采用X射线衍(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BET对其表面特性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
针对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因油藏地质构造、钻井技术、管具材质、油水井作业等原因造成部分油水井套窜现象,介绍了升、降套与纠偏治理工艺及其现场应用情况,提出工艺改进方
光学微腔因品质因数高,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模式为物理吸附的通用模式,体积小等特性,在传感器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光学微腔,例如回音壁模式、法布里-珀罗和光子晶体。其中,回音壁共振颗粒(Whispering gallery mode particle,WGMP)一经制备成功,就在生物检测领域引起了密切的关注。其灵敏度高、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和不需要标记物等特性,使其立刻成为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