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诗英译的“种子”变异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作为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中国古诗形式齐整、音韵优美、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意境悠远,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译事难,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这似乎已成为我国译界的共识。中国古诗英译活动本身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均存在许多富有争议的议题,如可译与不可译性、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形似与神似、忠实与创造等。这些问题虽存在已久,但似乎仍悬而未决。本文尝试从“诗种变异”的角度探讨相关问题,希望可从中寻找到一个突破口。本文首先分析了苏姗·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一文,在肯定其学术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文中存在的一定缺陷和问题,如文中有些互相矛盾的观点、没有对“诗歌种子”的具体涵义进行相关探讨、没有具体讨论移植诗种的方式、方法等。然后以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展开讨论。第三章中对“诗歌种子”的具体涵义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得出其包括形、象、意、情、韵、神在内的主要六层表现形式的结论。在理清“诗种”的涵义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第四章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诗歌“种子变异”的现象、原因及引发的问题等,重点以陶渊明的诗歌英译为例,举例说明每个论点,并总结一定规律以提供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回到“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该文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理论解决方案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神经症治疗的最优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初步筛选出神经症已有明确疗效的全部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选择来自我国20家精神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证实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平片、MSCT重组图像及MRI检查资料,根据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该论文是对大学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参加TEM4口语考试的结果所做的研究,其目的是观察口语输出任务对自我修正的频率、分布及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了外语教育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