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在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速、便捷等方便之余,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尤其是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选择这种足不出户的消费方式。网络交易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种新的模式。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多,人们在感受着网上交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安全,而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则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随着第三方支付在网络交易中的越来越普遍化,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关于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问题及各种纠纷经常见诸于报纸、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体的报道之中。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兴的事务,而法律具有时滞性,使得我国在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甚至某些方面存在法律空白。这就导致行政部门在日常监管中依据不明或执法无依据,使得相关部门不能很好的行使其监管职能;而消费者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而产生纠纷时,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仅能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就使得他们不能找到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现有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和《非金融支付机构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上支付及网上交易进行了规定,也体现了监管者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审慎态度,同时也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也有众多的不足,《办法》和《办法细则》的相关条款过于笼统和含糊,对第三方支付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仍然存在法律法规空白。而本文主要是对我国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第三方支付发展比较早且制度较完善国家的监管制度的借鉴,指出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对第三方支付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梳理,从对维护金融秩序、降低交易风险,保证交易安全两方面的分析,进而阐述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下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中,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并分别对第三方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维护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两个大的方面具体阐述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三部分中,对美国、欧盟关于第三方支付法律规定中的地位界定、监管体制、沉淀资金监管分别进行了介绍,并且结合我国的现有制度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客观的分析了美国、欧盟的第三方支付监管及法律法规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得出了对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法规的有益之处。第四部分中,通过确立第三方支付中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理念,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体,以及解决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不断爆出的“瘦肉精”、“老酸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我国整个食品行业的信心,甚至威胁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还要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能力,对所阅读的作品进
以符号和意义的关系为主要线索,德勒兹在《普鲁斯特与符号》对《追忆逝水年华》进行了独特的解读:《追忆》最为关键的不是记忆与时间,而是符号与真理,从符号与意义的隔离到两
近年来,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媒体资源也在快速发展。相对于前几年较为单一的专题片节目形态,现在专题片的节目形态也日趋多样化。有声语言在专题片的创作中有着举足
日语中所谓的"依赖表现",就是汉语的"请求"。由于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不同,"依赖表现"在表达方式和表达类型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达到顺畅交流、减少摩擦、消
本文从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入手,论证了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是新时期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揭示了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内涵及素质结构,并据此重新确立综合英
电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体,具有艺术性的文化创作和商业性的经济效益,是文化经济也是商业艺术。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愈发红火,政策的扶持和国内大经济环境良好,再加上电影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这一新兴的金融力量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商业银行间原本逐渐激烈的竞争,随着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当中文质兼美的瑰宝。它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功利性占主体的语文教学当中,过分的强调解题能力,审美能力得
新闻评论类节目具有新闻传播、引导公众舆论、对广播电视进行宣传的功能,也因此成为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龙头,“新闻立台”正是传播者对新闻评论类节目重要地位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