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硅基介孔材料的有机官能化改性及其作为甲草胺缓释体系和手性Salen-Mn(Ⅲ)催化剂载体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硅基介孔材料的表面疏水改性,可以实现甲草胺的缓慢释放;以介孔材料固载手性Salen-Mn(Ⅲ)催化剂,可实现均相催化剂多相化,易分离便于重复使用,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浸渍法将甲草胺吸附到纯硅MCM-41(M41)介孔材料中,以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为表面改性剂,通过气—固反应对吸附了甲草胺的M41材料(Ach/M41)进行疏水改性,得到了既具有高载药性又能有效延缓甲草胺释放的缓释体系Ach/TMS-M41。XRD、低温N2吸附/脱附、FT-IR和TG等分析结果表明,甲草胺在M41中的吸附量高达0.381g/g(27.6%wt),此时M41仍保持原有的孔道结构,且甲草胺能完全分散于M41孔道中。分别对Ach/M41和Ach/TMS-M41在水中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甲草胺释放率分别为62%和38.1%,表明疏水改性对延缓甲草胺释放有较好的效果。而且,介孔材料孔壁对甲草胺具有明显的紫外屏蔽保护作用。(2)以纯硅介孔材料为载体,N,N-双[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胺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烷化试剂,通过共价键联法合成了一系列多相化手性Salen-Mn(Ⅲ)催化剂。以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为探针反应,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考察了氧化剂用量、轴向配体、反应温度及反应溶剂等对一端双锚链固定的多相化手性Salen-Mn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率分别可达61%和42%。重复使用这种多相催化剂只需离心,便可实现产物与催化剂分离,发现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率基本上没多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