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驱动发展,新媒体逐渐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作息时间的改变,使得女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减退,并伴随着身体形态的改变以及力量的下降,体态的改变和力量的下降间接性的影响人们日常的活动能力,动作出现肌肉代偿现象,持久的不规范动作易造成运动损伤风险的发生。为改善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指标,提高女大学生肌肉力量,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功能性动作表达,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本实验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进行体成分、力量及功能性动作进行干预,以此来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体成分、力量及功能性动作的影响,进而分析体成分、力量与功能性动作三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为女大学生体成分、力量与功能性动作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实验对象选取20名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实验对象要求能进行正常活动、身体健康并无明显生理缺陷及代谢性疾病。实验干预方案:实验共持续12周,每周一、三、五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每次训练时长约60分钟,训练强度通过改变弹力带磅数、弹力带训练初长度控制,运用Polar心率表监控训练强度。对照组在干预训练期间,进行徒手克服自身体重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与实验组相同。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进行体成分、力量及功能性动作测试,实验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测试,最后,将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12周的弹力带抗阻训练,实验组女大学生的体成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BMI、体脂率、脂肪含量、内脏脂肪和腰臀比的下降趋势较为显著(P<0.05),肌肉含量有所增加,但提高的幅度并不明显(P>0.05),对照组女大学生的内脏脂肪和腰臀比有小幅度下降,其下降趋势均不明显(P>0.05)。2.受试者膝关节在等速肌力测试中,实验组女大学生的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W)均有显著提高(P<0.05),伸肌提高的尤为显著。而屈伸肌力比(H/Q)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平均功率(AP)存在不同程度提高。躯干的等速肌力测试数据显示,其峰力矩(PT)和相对峰力矩(PT/W)等指标的提高幅度较为明显(P<0.05),对照组女大学生的各个指标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提高,没有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12周的弹力带抗阻训练干预,实验组女大学生的深蹲、过栏架步与躯干稳定性俯撑得分明显提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躯干转动稳定性的变化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前后分腿蹲、肩部灵活性和主动直膝抬腿没有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女大学生的过栏架步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4.功能性动作与力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在120°/s时右侧膝关节的伸肌与功能性动作的测试存在弱相关性(r<0.3),右侧的屈肌与过栏架步(r=0.379)、主动直膝抬腿(r=0.338)和躯干旋转稳定性(r=0.3.5)存在低度相关。左侧膝关节的伸肌与深蹲(r=0.301)、过栏架步(r=0.404)、躯干稳定性(r=0.433)和旋转稳定性(r=0.331)存在低度相关,屈肌与深蹲、过栏架步和躯干稳定性存在中度相关(r=0.520,r=0.517,r=0.540);在120°/s时躯干的屈肌与前后分腿蹲和躯干旋转稳定性存在低度相关(r=0.403,r=0.347),与躯干稳定性存在中度相关(r=0.552),躯干的伸肌与深蹲、过栏架步和前后分腿蹲存在低度相关(r=0.382,r=0.427,r=0.413),与躯干稳定性存在中度显著相关(r=0.652,p=0.030)。5.体成分与功能性动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过栏架步与腰臀比存在负低度相关(r=-0.388);前后分腿蹲与BMI和体脂率存在低度相关(r=0.303,r=0.348)、与肌肉含量存在中度显著相关(r=0.561,p=0.037);肩部灵活性与BMI存在负中度相关(r=-0.525);主动直膝抬腿与BMI和体脂率存在低相关(r=0.318,r=0.350)、与肌肉含量存在中度相关(r=0.509);躯干稳定性俯撑与腰臀比存在负中度显著相关(r=-0.559,p=0.038)、与体脂率存在负低度相关(r=-0.341);躯干旋转稳定性与腰臀比存在负低度相关(r=-0.498)。6.体成分与力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在120°/s时的右侧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与体脂率和腰臀比存在负低度相关(r=-0.340,r=-0.310),屈肌相对峰力矩与体脂率与腰臀比也存在负低度相关(r=-0.404,r=-0.462),而左侧膝关节只有伸肌与腰臀比存在负低度相关(r=-0.332),与其他体成分均不存在相关性;对体成分与躯干力量进行相关性分析,120°/s时躯干的屈肌相对峰力矩与肌肉含量存在中度显著相关(r=0.682,p=0.021),伸肌相对峰力矩与肌肉含量存在低度相关(r=0.379)。研究结论:1.以弹力带为干预手段进行全身性的中等强度抗阻训练,对改善女大学生的BMI、体脂率、脂肪含量、腰臀比,增加肌肉含量及改善身体比例具有良好的效果。2.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经弹力带抗阻训练干预过的女大学生进行不同运动速度下膝关节和躯干的力量测试,二者指标均有显著提高。说明以弹力带为训练手段进行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力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弹力带抗阻训练干预过的女大学生功能性动作完成的规范性和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以深蹲、过栏架步、躯干稳定性俯撑和转动稳定性提升最为明显。说明以弹力带为训练手段进行协调性、平衡性、对称性的抗阻训练不仅能改善功能性动作表现且效果明显。4.女大学生的体脂、肌肉含量与肌肉耐力与深蹲、躯干稳定性三者交互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由此说明不同强度的弹力带抗阻训练刺激对机体运动表现具有连带效应,可有效提高女大学生整体运动链的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