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藏族工布响箭是流传于西藏林芝地区1500年之久的一项典型的独具高原人文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虽早已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且有政府、民间组织的诸多抢救措施,却仍难以阻挡当前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消亡危机。基于此,本研究以符号学为主,综合民族学、人类学、体育学等跨学科理论视角对藏族工布响箭进行探析,将藏族工布响箭符号化,进一步梳理和提炼藏族工布响箭文化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外延,对藏族工布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工布响箭是流传于西藏林芝地区1500年之久的一项典型的独具高原人文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虽早已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且有政府、民间组织的诸多抢救措施,却仍难以阻挡当前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消亡危机。基于此,本研究以符号学为主,综合民族学、人类学、体育学等跨学科理论视角对藏族工布响箭进行探析,将藏族工布响箭符号化,进一步梳理和提炼藏族工布响箭文化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外延,对藏族工布响箭的继承、弘扬与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共同体的构建、推进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以及口述史研究法,通过对藏族工布响箭的历史起源、发展嬗变进行梳理并以其为背景,在符号学视角下解读藏族工布响箭的符号学意义,分析其作为符号所具有的当代价值,结合当前藏族工布响箭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对策。研究表明:1.藏族工布响箭起源于生产劳作和生存狩猎,孕育于工布地区先民的基本生存需要,神话于战争英雄,广泛流传于工布民间,是一种以符号形式存在的具有高原特殊人文地域空间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达。藏族工布响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发展兴盛、短暂衰退和长期复苏三个阶段,当前的藏族工布响箭仍处在文化复苏和发展探索阶段。2.藏族工布响箭符号以能指形态和所指意涵呈现。能指形态主要包括与工布响箭有关的具象的实物形象和以身体逻辑为主的表达形式。所指意涵是符号能指在历时价值观念、信仰崇拜以及民族历史变迁等诸多文化因素中形成的仪式实践、赋魅神话和精神信仰。藏族工布响箭以“符号”的载体形式,记述了工布藏族的现实生活形态及民俗情感,承载了工布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呈现出藏族民族果敢豪放和热情激荡的文化特质。3.藏族工布响箭以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形式表征其外在实用价值和内在精神价值,具有对内在生命力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双重探究,对个体、族群、社会产生不同意义的指导作用和价值体现。其当代价值表征于藏族工布响箭的健身娱乐价值和个体价值、族群凝聚力和族群认同、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最终展现出对个体、族群和社会三者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4.藏族工布响箭符号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符号的淡化、异化、边缘化。因此,建议契合当代价值和适应民族未来发展要求,对藏族工布响箭进行符号价值构建:加强政府对藏族工布响箭的制度性支持力度,提高藏族工布响箭项目本身的竞技性和参与性,充分挖掘藏族工布响箭的精神内涵,大力拓展传承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竞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及新规则的实施,使得羽毛球比赛愈加激烈,伴随而来是运动员体能消耗加大。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在连续比赛后逐渐暴露出诸如伤病增多、体能透支之类的问题,基于上述现象诸多学者提出我国羽毛球成绩的下滑与运动员体能下降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2019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半决赛谌龙(中国)vs桃田贤斗(日本)体能分配的特点,以探寻男子羽毛球
研究背景: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是一项通过7个测试动作便可以筛查出个体在运动中存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身体部位存在的弱势和不足的筛查工具。根据测试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的提高个体的运动表现并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功能性动作筛查的运用范围较广泛,在很多运动项目中都将功能性动作筛查与运动项目相结合从而为运动员提供服务,但与羽毛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宗教团体或传教士个人开始以传教布道(文化侵略)为主要目的在天津开设了大量的教会学校。1860年美国传教士柏亨利在东门外天后宫建立的小书房是近现代天津第一所教会学校,而体育作为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自教会学校建立之初,“体操”就被纳入了教学体系。近现代天津教会学校不仅传播了西方先进知识,还引进了西方新兴的体育项目,对近现代天津学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把近现代天津教会学
二十一世纪是素质化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新时代,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开发,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剖析了有关国内外微课的研究现状,探究了有关微课设计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选取了中国原创新兴体育项目“和球运动”中的脚发球、传垫球和风流眼
新时代高职院校正处于由“普通”到“壮大”的趋势发展。本研究立足于职业导向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优化展开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为:实用型高职课程体系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终身发展性”的原则引导体育校本课程体系职业化设置,促进社会、学校、学科、专业和个人五位一体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培养成效调查反
本文以天津市女子佩剑队2019—2020年度训练安排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调查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发展现状、年度训练目标、周期划分、训练内容、负荷安排、训练方法和手段等对天津市女子佩剑队进行多方位的剖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女子佩剑队现在发展比2000-2010年代差,国际高水平运动员不多。天津女子佩剑队2009年之后发展水平下降,2015年至20
本文以1984——2019年NBA、CBA赛事中通用的技战术统计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NBA和CBA有记载的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和数据分析,在结合前人已有研究结果、现代篮球竞技特点和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选取研究方向并提出结论。1、1949年到1984年期间,当时NBA仅有5个统计数据,即现代技战术指标的原型。自1985年NBA、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健身跑对青年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影响,分析青年女性在进行不同强度健身跑干预前后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寻青年女性进行健身跑运动的适宜强度,为青年女性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最终达到改善青年女性骨健康和完善青年女性身体形态的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30名青年女性为运动干预对象,以健身跑作为运动干预手段,运动心率为强度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较高强度组(75
研究目的: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前期对新黄芪茯苓抗缺氧药物(XHF)的研究基础,结合XHF的抗缺氧作用与牛磺酸、辅酶Q10(Coenzyme Q10,Co Q10)等具有抗疲劳、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剂,制作具有抗缺氧、抗疲劳作用的复合营养剂。通过对复合营养剂抗缺氧、抗疲劳作用进行验证,依据小鼠血清或组织中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明确复合营养剂的抗缺氧和抗疲劳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复
本文以2013—201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及两届全运会女子800米自由泳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用录像拍摄法对现场拍摄的技术录像进行拍摄,用图像解析法分析运动员各项技术指标,得出运动员的游速、划频、划幅、速度指数、速度储备指数等技术指标,再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利用统计学及SPSS22软件对运动员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员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分析我国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