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彝舞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慕善村为个案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花腰新娘》获奖后,把彝族花腰歌舞、女子舞龙、海菜腔、烟盒舞带进了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影片中花腰彝舞龙炫丽夺目的场景所吸引很多人,论文以石屏县慕善村为个案,进行村寨调查研究。 之所以选择慕善村作为田野点,主要是因为: 一、慕善村全村213户,总人口930人,其中,彝族花腰人占总人口81%,是一个彝、汉民族杂居的山区村寨。 二、慕善村交通便利,彝族土掌房保留完整,民族特色鲜明,花腰彝原生态文化特色突出。 三、近几年来,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现代文化冲击,文化传承青黄不接,优秀的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四、慕善村创办了“民族文化传承班”,长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文艺培训。 五、慕善村已培养出了一支既能舞龙又能歌舞表演的综合性表演队伍,慕善村也随之成为哨冲镇的旅游文化中心。 论文通过将慕善村花腰彝舞龙文化从传统的祭祀舞龙、非商业性舞龙展演,到现在的旅游、创收等商业性展演的舞龙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看到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伴随着民族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变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值得大家进行思考。 我们在省内进行一个横向的对比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那就是在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文化保护得仍然十分完好,族内的居民都能自觉地传承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但是,一旦这些文化用于吸引外界人的眼球,被进行一个产业的包装,如何才能使之既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同时保持其民族性?由此引发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定要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联系起来作进行系统地思考。
其他文献
中韩两国壤地相接,具有三千年的交往史。从公元4世纪开始的中韩宗蕃封贡关系,在政治上大体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讫唐初与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的关系,唐罗关系,宋辽金
清真饮食文化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通过“食”表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是以伊斯兰教文化为其内核,一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有自己的根基,也有
本文的叙述是以一个边缘汉族村落——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起台堡村为核心展开的,起台堡的形成是明代政府军事举措的结果,是政府行为的产物。作为“屯军戍边”的军事基层机构
本文通过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哈尼族奕车支系的一个村落社区一车普寨的人口大量流出这一社会现象的多次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近些年单一的“打工经济”脱贫方式导致少
“六祖分支”是《西南彝志》等彝族文献里记载的彝族起源于共同祖先的兄弟故事。本文通过对彝族“六祖分支”版本的介绍及学界对其关注点的分析,认为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为团结
“黄佤”属阿勒佤支系的叶荣谱系,聚居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勐简乡大寨村,共有3456人,因身穿土黄色的衣服而被称作“黄佤”。黄佤族源成分复杂,由佤族一支和“桂王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对动态广告的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动态广告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它能让人主观地感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给人带来的新奇与刺激,动态广告是设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促进了广告行业的高速发展。本文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数字媒体艺术对动态广告的重要性以及动态广告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探析进行简单的概括,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动态广告设计;价值  一、数字
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文化人类学总是将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作为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云南丽江古城新华社区的纳西人,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旅游发展的推动下“起于
花苗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受基督教影响最大的族群。本文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借鉴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昆明四村的多点民族志,分析了花苗的基督教信仰与传统仪式变迁。
目前,我国都市里的民族博物馆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民族文物的消亡与外流、人才队伍建设的落后、经费不足、缺乏观众等。尤其是观众的日益减少和博物馆自身的边缘化趋势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