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广泛普及应用,引起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专家对CSCL的高度重视。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相互依赖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要培养能更好的适用信息时代的人才,就要树立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信息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技能,并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CSCL)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它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具备了传统的协作学习所无法替代的优点。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改变传统课堂协作活动,探索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简称CSCL)的教学模式成为计算机和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所以我选择了《CSCL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教育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现状;第二章对课题中CSCL的含义、特征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依据在应用CSCL实施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总结出应用CSCL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的五个关键环节和CSCL课堂教学模式图。并对CSCL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小组、作品以及教学成果的评价分别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第四章通过CSCL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的教学实践进行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学生发放评价量表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实验数据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出课题研究结论。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的提高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包括学生的态度、方法、情感、品质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不再仅仅依赖教师和课本,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平台,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协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协作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对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CSCL学习模式的运用优化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