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森林火灾特征及火险预报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甘肃省森林火灾资料及相应的气象资料、天气图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森林气候特点,森林火灾的时空特征和环流特征,林区气象要素对火灾的影响,以及森林大火前期干旱成因和火灾的发生发展特征。最后用双重检验的逐步回归方案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甘肃省森林火险预测预警系统。主要结论如下: 1.甘肃林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夏季气温最高月为7月;冬季气温最低月为1月。林区气温在1988-2003年间呈现出较一致的上升趋势,多数年份气温偏高。 2.林区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且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康南林区年平均降水量最多;位于河西地区的祁连山林区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其中又以祁连山西段为最少。 3.1988-2003年间各林区干旱状况不断加剧。干旱较为严重的年份有1991、1997、2001、2002,其中多数林区在1997年旱情最重。 4.甘肃省森林火灾发生率较高,年均14.9次,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马衔山、小陇山、白龙江、子午岭、祁连山等林区。 5.影响甘肃省森林火灾天气形势主要有高压控制型、纬向多波动型、平直西风急流型、副热带高压控制型、冷槽东移型等5种,其中在高压控制型下发生的森林火灾最多。 6.遥感监测资料能反映土壤湿度、植被湿度状况,可作为预测林火发生、估计火险大小的指标之一。同时遥感监测可连续跟踪火灾发展的动态过程,提供火区位置、面积、温度变化等。通过比较过火前后植被指数的变化,可达到估算过火面积的目的。 7.甘肃省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NDVI植被指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利用林区植被指数与空气湿度相结合的综合火险指数来反映森林点燃的难易程度,既考虑了植物的含水状况,又考虑到空气的干燥程度,是一种客观可行的预报指标。 8.综合火险指数与干旱指数存在正相关,将干旱指数引入火险预报模型具有科学依据。 9.逐步回归方程表明甘肃森林火险与湿度、气温、降水和干旱状况始终存在密切关系。利用支持向量基(SVM))方法进行甘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将其运用于甘肃省森林火险预测预警系统是切实可行的。
其他文献
温室气体(CO2、CH4、N2O)和NH3的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化肥的施用等农业排放是重要来源之一。新型缓释化肥在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在减少温室
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确认,关系到犯罪预备与未遂的划分,理论界存在有较大争议,先后形成了客观说、主观说和折中说,折中说符合主客观归罪原则,具有合理性.在司法实务中,应结合
为治病,他从重庆回到怀化!饱受颈椎病折磨重返家乡获健康姜太平,湖南怀化人,退休后被儿子接到重庆市定居。到重庆后,姜老每天闲不住,便包揽了照顾小孙子和打理家务的全部任务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业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趋势。然而,目前鲜有针对规模化经营对农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在产粮大省-山东省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
台前飑线是能够造成强烈天气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有持续时间短、天气剧烈变化和破坏性强等特点,对台前飑线的发生、发展和维持等相关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
民以食为天,引进一项好的小吃项目,赚钱也是很快,机会不等人!今年很多打工的来买焊机,他们都说生意难做了,还是焊机最稳定!一种新型焊机在安徽问世啦,目前已经获得两项国家专
多普勒雷达资料具有很高的时空分辨率,可以解决目前中小尺度数值预报中资料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因而近年来雷达资料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雷达网的建成,
本文运用1°×1°的NCEP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0-21日安徽大别山和沿淮地区一次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运用WRF V3.1.1模式对本次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敏感性试
地方党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和其它历史学科一样,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地方党史包括地方史政治、军事、经济、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摘 要: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在众多企业竞争中,大多数企业为了谋得一时之利从而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整体大局,从而导致了企业发展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建设内控机制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对风险防范的意识都是当下企业发展所需要切实掌握的。  关键词:内控机制建设;风险防范;企业管理  企业间的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