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金矿集区产有阿希、京希-伊尔曼德等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因为与西南太平洋岛弧环境类似,我们自然要问这里是否也具备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深边部寻找斑岩型铜金矿的地质条件?为此,本文针对吐拉苏金矿集区北部原1:20万区调中命名的“恰尔巴赫特”岩体及伴生矿化,开展野外地质填图,实测地质剖面测量、岩相学、矿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我们发现原“恰尔巴赫特”岩株是由岩性从中性到中酸性变化的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等小岩体组成的克峡希“小岩体群”,且部分小岩体中已发生斑岩型铜矿化。小岩体群中的岩体从中性到中酸性,具有高硅、低镁、钙碱性、准铝质和典型大陆岛弧岩浆的特点。微量元素组成相近,演化曲线趋势近一致,与吐拉苏地区内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比较,发现两者是同源的,同属于北天山洋向南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之下俯冲岛弧环境中同源岩浆晚泥盆-早石炭世喷出-侵入的统一岩浆序列,岩浆源区具有被大洋沉积物或地壳物质所混染的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不均一富集地幔的特征。克峡希小岩体群具有多期多幕侵入的特点。锆石U-Pb SHRIMP测年表明,在357Ma~348Ma年内,克峡希地区发生了4~5次同源岩浆的侵入,依次形成了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岩体,这和吐拉苏地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赋矿地层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喷发处于同一时期。克峡希铜矿石中成矿晚期的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水,晚期有不同程度大气降水的影响。矿石硫总体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铜成矿与洋壳俯冲过程中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西天山吐拉苏地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集区具备斑岩铜金成矿系统发生发展的有利地质条件,有望实现斑岩铜矿找矿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