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化瘀方治疗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模型;2.运用该模型评价中药复方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合并肝纤维化的药效;3.在证实祛湿化瘀方对NASH合并肝纤维化疗效显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转录组学分析该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运用高反式脂肪酸饲料饮食复合高糖饮水(HFHC)诱导小鼠NASH合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分别在16、20和24周末对该模型进行生化或病理动态评价,确定制备NASH合并肝纤维化模型合适的造模周期。2.运用上述合适造模周期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合并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祛湿化瘀方治疗组、扶正化瘀方对照组、奥贝胆酸对照组。各用药组给药四周后取材,主要观察: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肝组织羟脯胺酸(HYP)含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病理(HE、油红O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肝纤维化相关指标(Col-1、Col-4、α-SMA和TGF-β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评价祛湿化瘀方治疗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药效。3.运用转录组基因芯片技术对上述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转录组表达谱检测,分析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和祛湿化瘀方组各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涉及的信号通路等。结果:1.高反式脂肪酸饲料饮食复合高糖饮水喂养小鼠16周末,与正常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TG、HYP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FBG、FSI和HOMA-IR显著升高;肝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出现炎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天狼猩红染色显示部分小鼠(60%)开始出现肝腺泡三区胶原纤维沉积。20周末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性脂肪样变并与小泡性脂肪样变,炎细胞浸润多见;天狼猩红染色显示肝组织出现呈星芒样分布的窦周纤维化,纤维化分期均为F1-2期。24周末HE染色显示模型小鼠肝组织已出现重度大泡性与小泡性脂肪样变(范围66%-99%之间),伴显著地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及小叶内炎性灶,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所有小鼠肝组织窦周纤维化明显,呈鸡笼样纤维化改变,部分有桥接形成,纤维化分期大多为F2-F3期。2.运用上述造模方法对小鼠造模24周后,给予祛湿化瘀方灌胃治疗4周,药效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祛湿化瘀方组小鼠肝脏TG、HYP含量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活性显著下降;FBG、FSI和HOMA-IR显著降低。HE染色显示祛湿化瘀方组小鼠肝组织脂肪空泡显著减少,炎细胞浸润程度显著降低,炎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天狼猩红染色显示胶原纤维显著减少,胶原纤维疏松且有断裂消失痕迹,75%纤维化分期为F0-F1期。祛湿化瘀方小鼠肝组织Col-1、Col-4、α-SMA和TGF-β蛋白及mRNA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3.肝组织转录组芯片结果:祛湿化瘀方组与模型组两组间差异基因中差异倍数Log2FC绝对值大于2且P<0.05的差异基因有135个,上调基因84个(包括 Dusp9、Cyp2b13 和 Gdf3等),下调基因 51 个(包括 Hspa1a、Timd4、Cxc113等),这135个差异基因涉及21条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分子通路、视黄醇代谢通路、胆汁分泌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模型组与正常组、祛湿化瘀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趋势相反,Log2FC绝对值大于2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基因共33个(包括Rgs4、Ighg1、Elmol、Gcnt1、Prune2、Msx1、Cdkn2b 和 Scand1 等),这 33 个差异基因涉及 49 条KEGG通路,其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通路(P<0.05)(包括FoxO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18条。结论:1.高反式脂肪酸饲料饮食复合高糖饮水喂养小鼠24周,可以成功诱导出具有合并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的符合人类发病规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小鼠模型。2.祛湿化瘀方可显著减轻NASH合并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改善肝纤维化和胰岛素抵抗。3.祛湿化瘀方可能通过免疫、代谢、癌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来治疗NASH合并肝纤维化。
其他文献
背景: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的癌症,每年估计有54.9万新病例和20万死亡。膀胱癌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见,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球女性的4倍,预后较差和极易复发是膀胱癌的最大特点。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在肿瘤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唾液酸化是糖基化修饰的重要方式之一,唾液酰基转移酶是催化这一过程的关键酶,ST8SIA1是唾液酰基转移酶家族成员之一。有文献表明,ST8SIA1表达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盾构施工隧道以安全、高效、环保等优势成为地铁建设过程中的主力军。由于城市空间地理的复杂性,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桥梁施工安全影响问题逐渐成为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杭绍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侧穿桥桩工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原位监测的综合分析方法对盾构隧道开挖过程中地层变形机理及桩基位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提升城市隧洞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降低工程风
锂离子电池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避免电池正负极接触和锂离子传输中介,对电池电化学性能、耐久性及安全性有显著影响。静电纺制备纳米纤维膜具有孔隙率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枢纽设备,如发生故障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电力变压器故障多由其绝缘性故障导致,而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又是造成变压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肾脏排泄迅速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具有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CKD)并最终导致肾衰竭的风险。然而,与肝脏等其他器官相比,肾脏的再生能力相对有限。因此,AKI治疗的关键是使受损肾脏组织再生,延缓CKD向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进展。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这可能为无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EV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不断向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前进。这就对我国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由于整体交通形成网络并持续发展扩大,使得在高等级公路下建设浅埋隧道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建设下穿隧道安全方面的立项研究至关重要。一般认为隧道
高速高精加工主要应用于由复杂曲线曲面离散形成的一系列连续短线段加工。若数控系统直接对这样的刀具路径进行加工,进给运动会在加工路径的每个拐角处完全停止,造成严重的惯
综合AgCuO和AgSnO_2的高度互补特性,开发新型AgCuOSnO_2接触材料是替代有毒“万能触点材料”Ag Cd O的前景途径之一。材料生产包括坯料的制备及加工成型两个阶段,关于复相氧化物增强Ag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者们已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对于AgCuOSnO_2接触材料的加工过程尤其是热挤压工艺却未见报道,而加工工艺对型材的性能却有着实质性影响。为此,本文基于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Cu
石墨烯因具有诸多优异的光电和机械性能,已被广泛用作光电子器件的透明电极。当石墨烯电极用于发光二极管时,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功函数(~4.5 e V)和较高的面电阻,使得石墨烯电极的载流子注入势垒大,从而导致器件性能低。本论文通过表面修饰和化学掺杂的方法,来调节石墨烯电极的功函数、降低石墨烯电极的面电阻和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强CVD单层石墨烯阳极的空穴注入能力,提升石墨烯电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钙
目的:观察使用犀角地黄汤在临床上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以及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初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