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弃神之旅——论《蝇王》中的罪与沉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s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蝇王》借鉴了《圣经》中的某些内容来展开情节并深化主题,通过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反映了人性中存在邪恶的主题,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心灵上的震撼。它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伤疤,一个人类长久以来不敢面对却自以为是、自我欺骗的伤疤。而作为一名专注于思考人性和人生的作家,戈尔丁不仅仅是在抒写罪恶,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思考,和对灵魂救赎和神性信仰的渴望。  论文前言回顾了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蝇王》研究的主要观点和重要著作,为切入本课题的研究做准备。  论文主体部分首先论述了基督教文化中的罪与沉沦,以及《蝇王》文本与《圣经》的关联,由此看出基督教思想对作品的深刻影响。  接下来着重分析小说中人物沉沦的根本原因,包括人自身的原罪和幽暗意识,也包括人与他者的冲突。岛上的孩子们因恐惧而带来了忧虑,因忧虑而犯下了骄傲和情欲之罪,因无知而无视自身的邪恶,因自身的罪性而导致了人神关系的断裂和人与人关系的冲突,这也正是“荒岛乐园”最后沦为“屠场”的根源所在。  随后继续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分析孩子们自救的失败,从而引申出对他救的渴望,即呼唤灵魂救赎和神性回归。同时,联系戈尔丁其他的作品,分析作家的宗教意识以及作家创作的终极目的。  小说的意义在于它让人们更加认清了自己:人类远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人类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物化自我取代神性自我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精神和信仰的追求,来净化人类的心灵,消除世间的罪恶,成为了人性真正的归途。《蝇王》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依然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文章将从表现主义美学中最重要的"情感"和"表现"两个概念出发,比较克罗齐与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以证明科林伍德只是借取了克罗齐的部分观点达到自己的论述目的而已,他并没有,
书评家、媒体人梁文道认为,乔治·斯坦纳、安伯托·艾柯和哈罗德·布鲁姆被学界并称为世界上最博学的三大人文学者。乔治·斯坦纳很早就以《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蜚
自摄影术问世之后,我们就有幸地在摄影画面里留存了社会、民生的记忆,有幸欣赏到了万千风花雪月的景致。而今,随着现代化的需求,信息化的导入,摄影又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显现出
1946年1月,《文艺复兴》于上海创刊,它是抗战胜利后郑振铎和李健吾主编的上海“唯一大型文艺刊物”。杂志共刊发23期,发表了400多篇文艺作品。细读这些文章,不难发现杂志前后期内容有明显地调整,就在调整的拐点上,《文艺复兴》推出了鲁迅十周年纪念专号,这10篇鲁迅纪念文字,试图建构一个多元、立体、丰满的鲁迅形象,结合鲁迅生前在论争中受到的非议,以及鲁迅形象在抗战时期出现的新变,《文艺复兴》建构的鲁迅
学位
本文主要以西方焦虑理论为支撑,参考李渔生平各类相关资料与传记,以其诗词文为基本依据,论述了李渔焦虑的起因、分类和缓解办法。  李渔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出生于药商家庭。早
当前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导致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安全
【摘要】随着Web技术发展,Web API驱动开发已成为Web应用的关键部分。Web API成为了云服务最核心的要素,同时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注解构建的Web API安全模型,很好地满足了Web安全性需求。  【关键词】C# Web API 访问控制 Web安全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207-
在中国工艺品瑰丽宏伟、蔚为壮观的艺术宝库中,除了陶瓷、书画及玉石等人所共知的艺术品种类外,美轮美奂的竹雕艺术品也当属艺术瀚海中不可或缺的门类。在艺术收藏界,竹雕也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互联网犯罪现象也越来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国家为了加大治理互联网犯罪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法》.在这一法律的约束下,新疆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