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海区养殖鱼类寄生梅氏新本尼登虫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海水养殖鱼类主要的病原生物之一,梅氏新本尼登虫因其分布范围广、繁殖传播速度快、宿主特异性低而著称。从大亚湾海区养殖的黑鳍髭鲷、红鳍笛鲷、斜带石斑、紫红笛鲷和蓝点笛鲷五种海水鱼类体表采获的本尼登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梅氏新本尼登虫。本文详细研究了梅氏新本尼登虫的形态学、种群生态学、分子系统学及其种内的宿主差异性,结果如下:   1.从蓝点笛鲷上采获的梅氏新本尼登虫最大体长为3625微米,而从其它四种宿主上采获的梅氏新本尼登虫均有超过5000微米的个体,最大值可达到5750微米,在蓝点笛鲷体表寄生的梅氏新本尼登成虫的数量和大小都明显少于其它宿主。从不同宿主上采获的梅氏新本尼登虫在体型、睾丸结构、后吸器的几丁质骨片、交接器开口方向上存在较大变异。最明显的变异来源于后吸器的几丁质结构,其存在退化和消失的现象。这些变异未表现出宿主间的差异化,而是种内的一种随机变异。对成熟后不同大小的梅氏新本尼登虫身体各部分的量度统计分析,显示身体各部分结构大小和虫体体长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梅氏新本尼登虫在成熟后,随着虫体年龄的增加,身体各部分按一定比例增加,不存在稳定的退化或结构比例上的改变,表明成虫的变异和虫体成熟后的生长发育无必然联系。   2.详细研究了大亚湾五种养殖鱼类体表寄生梅氏新本尼登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梅氏新本尼登虫的感染具有强烈的宿主差异性。黑鳍髭鲷、红鳍笛鲷为敏感性宿主,其感染率、平均密度和平均感染强度都很高,其上寄生的梅氏新本尼登虫种群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黑鳍髭鲷的平均感染密度和平均感染强度在10月份急剧升高,在11月份略微上升达到全年最大值,11月份之后开始急剧下降,但仍然在12月份维持高水平的感染,其余月份均在一个低水平的感染,2、3、4月为全年感染的最低水平,感染率在2、3、4月急剧降低,其中3月份感染率为全年最低,其余月份都基本维持在100%感染。   红鳍笛鲷的主要感染高峰出现在10月份,其平均感染密度和平均感染强度在10月份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另一个感染高峰出现在5月份,全年最低感染密度和平均感染强度出现在低温的3月份和高温的8月,感染率在高温的6、8、9月和低温的1、2、3月都下降,并在3月份有全年最低感染率。   斜带石斑、紫红笛鲷、蓝点笛鲷为非敏感性宿主,全年感染水平较低,感染率、平均感染密度和平均感染强度呈现一种无规则的波动状态,但仍然有在低温的3月和高温的6、9月偏低,在10月上升的趋势。   大亚湾整个生态系统中所有宿主上的梅氏新本尼登虫总种群的季节动态变化和全年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分析得出超过30℃的高温和低于16℃的低温都是抑制梅氏新本尼登虫种群增长的限制性温度,其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在25℃~26℃左右。   黑鳍髭鲷上寄生梅氏新本尼登虫的平均密度和平均感染强度随着宿主体长的增长而呈显著的增加,未发现其余宿主体长和感染水平间具有明显关系。   梅氏新本尼登虫种群在不同月份和不同体长宿主上的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其聚集性强度在这五种鱼上都随着平均密度的增加而增强。   3.本文选取了ITS1和28S rDNA5端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寄生于不同宿主和不同地区的本尼登虫样品进行了分子序列的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采自大亚湾的黑鳍髭鲷、红鳍笛鲷、斜带石斑、紫红笛鲷、蓝点笛鲷,日本大分的云纹石斑,海南临高的红鳍笛鲷,广州海洋馆的黄金鲹上的梅氏新本尼登虫的ITS1序列(375bp),以及28S rDNA5端部分序列(800bp)都完全一致,并未出现宿主或地区上的差异性。与下载的其它的本尼登虫的序列比较显示:ITS1序列在梅氏新本尼登虫种内的变异碱基位点0~5个,变异度为0~1.4%。本尼登属与新本尼登属之间有变异位点122~123个,变异度为34.17%~34.45%。28S rDNA5端部分序列在梅氏新本尼登虫种内差异值小于等于1.75%。本尼登虫属不同虫种间变异度范围为2.75%~27.125%。新本尼登属与本尼登属间的变异范围212~240个碱基,变异度为26.50%~30.0%。ITS1和28SrDNA序列在本尼登虫中都具有种内差异小,种间差异大的特点,可以作为该类虫种很好的分子标记。
其他文献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是类以硫酸盐为呼吸链终端电子受体从而氧化有机物和氢气以获取能量的类厌氧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不仅抑制酸盐的产生,而且消耗肠道内已有的酸盐;硫酸盐还原菌的主要产物之是硫化氢(H2S),它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抑制酸盐的氧化、影响动物细胞的呼吸、对动物细胞有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革兰氏阴性菌硫酸盐还原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
抗体的免疫反应非常专一。但实际上,无论多抗或单抗均经常出现缺乏重复性的免疫交叉。目前人们往往将之归咎于不同蛋白具有结构相似的抗原表位所致。   本实验室发现,一种约
本文通过检测与人输卵管上皮细胞(HOEC)共培养的人精子在不同时间的顶体反应(AR)率,探讨精子在输卵管内AR过程的特点,分析HOEC对精子AR的影响和可能机制。通过检测经过不同时间体外
微藻是光能驱动的将CO2,水和矿物质元素转变为生物质和氧气的光合微生物。其生物质可用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燃气)、健康食品、医药、化妆品、动物饲料、色
随着微波技术向毫米波亚毫米波等高频段发展,天线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天线测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通常由低频段的微波测试系统通过扩频的方式实
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一直是生物进化、遗传学、系统学等领域的热点之一,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关鬣蜥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研究发现,在亚科水平有特异性特征,比如鬣蜥亚科
随着红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红外图像仿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理论和粒子系统理论,针对尾焰红外图像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实测
VDMOS是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融和起来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开关速度快、输入阻抗高和负温度系数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汽车电子、马达驱动和节能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传统的高职实验的教学与管理环节繁琐而且效率低等缺点,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管理平台,为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网络支持,有效地提
左手材料是一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表现为负数的人工复合结构材料,由于其传播电磁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方向相反,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反常的电磁特性,包括负折射率特性、逆多普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