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线虫为模型研究神经冠细胞的基因调控网络进化机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guiyea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冠(neural crest)细胞是脊椎动物特有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细胞群,神经冠细胞位于神经胚的神经管两侧,具有多潜能,可以进行长距离迁移,在生物体的不同位置发育出包括颌面骨骼、色素细胞、感觉神经元、胶质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神经冠是脊椎动物进化发育史上的一次飞跃,提高了脊椎动物的猎食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研究神经冠细胞的进化起源,本论文以神经冠细胞形成及发育背后的基因调控网络为切入点,以低等的无脊椎动物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利用线虫中成熟的遗传操作手段对神经冠细胞的进化起源进行探索。线虫中的Q,V5,P细胞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两侧,且都有分化多潜能,能够分化出包括神经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除此以外Q和P细胞能够迁移,我们把这些神经前体细胞类比于脊椎动物的神经板边缘细胞。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本实验室建立的单细胞精度的线虫转录因子表达谱,找到了在线虫中和脊椎动物中功能保守的重要转录因子Msx/vab-15,其突变体线虫表型出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异常和迁移障碍。在线虫和脊椎动物中Msx/vab-15都对位于神经板边缘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在果蝇和海鞘中也验证了这一基因的功能保守性。同时,线虫的表达谱中还提示了一个新的基因ZNF703/tlp-1也可能对神经板边缘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发育有影响,在线虫和爪蟾中对ZNF703/tlp-1的功能分析验证了这一猜想,并且发现ZNF703/tlp-1和Msx/vab-15存在协同效应。对由神经板边缘的细胞发育而来的机械感受神经元的基因调控回路的研究发现,脊椎动物中的机械感受神经元的基因调控回路也存在于线虫中,以上研究表明线虫虽然在进化上远离脊椎动物,但是仍具有保守的神经调控模块,为神经冠的进化起源研究提供了证据。
其他文献
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是指在外界环境发生较小的改变时,在结构和性质上产生较大改变的材料,能够将化学或者生化信号转化成光、热、电或机械力信号,反之亦然。为了能够对生命体的奥秘实现更深入的研究,发展新型的智能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研究新型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具有活性氧响应性的高分子材料尤为重要。活性氧物种,作为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活泼物种,与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息息相关。近年来,关于活性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是近年来高分子合成与自组装领域的重要前沿技术,它是在聚合反应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同时发生原位自组装。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组装体高浓度、形貌可控的简单制备。然而,PISA的原理要求单体可溶而聚合物不溶。这极大地限制了PISA方法单体/溶剂体系的选择。为了拓展PISA单体/溶剂的选择范围,特别是水相体系的单体选择,本论文发展了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聚合诱导自组装方法。通过形成主客
印度河流域是世界范围内第十二大流域,其中有47%的流域面积落在巴基斯坦境内。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影响,巴基斯坦境内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均极度依赖于印度河水系的供给。然而,由于当地水文气象观测数据获取有限,多数学者围绕印度河上游流域开展水文研究。为了探究印度河流域水文和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关键驱动力,论文广泛收集地面监测资料,并与卫星/同化降水数据相结合,利用多种水文模型,对研究区内的径流变化及其
海岸线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交汇的界线,受海平面变化、潮汐、波浪和风暴潮等影响而表现出强烈的动态特征。海岸线变化信息是监测海岸带地区多要素影响下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标志。过去的几十年,区域至全球尺度的海平面上升及其加速已经被广泛观测到。很多区域尺度的研究观测到海岸线在向陆地后退。海平面上升也可能增加海岸带地区的脆弱性。海岸线变化监测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海岸线变化的驱动力,有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海岸带管理和可
粘滑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地震研究领域将其作为地震发震机理的模拟。相关研究表明,发震断层内部的断层泥对断层摩擦性质起到了关键的控制作用,因此采用颗粒模拟断层研究粘滑事件过程中各种关键参数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震的发震机理。本文采用实验室双直剪实验方法,重点研究颗粒模拟断层粘滑现象受法向应力、断层厚度、环境湿度、颗粒材料性质等物理量的影响,进而提出对颗粒模拟断层粘滑过程中微观机制认识的改进
海底滑坡是海洋环境中的滑坡并起着输移海底泥沙的作用。它会对海底光缆、海底管线、海上平台等基础设施造成极大破坏,甚至能诱发海啸,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海洋资源开发及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增加了海底滑坡的风险,对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海底滑坡的成灾机理、运动规律与数值模拟是海洋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物理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对海底滑坡开展系统研究: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高
水文集合预报可以给出预报量的统计分布,定量描述预报信息的不确定性。随着气象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基于气象预报信息的水文集合预报,已经成为水文预报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根据气象预报地面验证的评估结果,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气象集合预报产品在中国区域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但其在水文预报中的性能尚缺乏系统研究。论文基于ECMWF System 4气象集合预报产品构建了中长期径流预报系统,评估了
了解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交互是微生物生态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由于传统的基于实验室培养的研究方法的限制,生物学家对真实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内部的交互了解甚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序列来了解真实环境中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然后利用关联推断算法来帮助分析微生物群落中复杂的交互作用。然而测序数据产生过程和微生物交互的复杂性为关联推断算法的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是低纬高海拔寒区流域,其径流由融冰、融雪和降雨多种成分构成,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复杂,未来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探究径流成分的形成机制和解析方法,揭示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径流变化规律,对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雅鲁藏布江径流形成和演变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夏季融合降雨数据集,应用基于流量过程线的径流组成解析方法,构建
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MJO)作为热带气候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特别的时间尺度桥接了天气和气候变化,因而MJO现象的准确模拟和预测尤为重要。观测研究表明非绝热加热的垂直结构对MJO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加热廓线中缺少高层峰值加热被认为是MJO模拟较差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修正对流加热垂直廓线形状,使其包括高层峰值加热及低层冷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层云加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