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ingguixu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代西方学者研究并提出“模糊集合”,并将其研究拓展到语言学研究的领域。1970年代起,我国语言学研究者和工作者开始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并逐步认识到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随之,语言模糊性和模糊语言学的讨论、研究受到了语言学者、教师和翻译工作者的广泛注意。 本文试图从四个章节来研究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第一章说明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现象在客观世界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1965年美国L·A·札德教授发表了著名论文《模糊集合论》(Fuzzy Sets)并将之用于语言研究。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伍铁平教授于1979年率先开始研究模糊语言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已出版论述模糊语言学的专著4本和发表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200多篇,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翻译既是语际的转换活动,自然也存在模糊性,就需要将模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 第二章研究汉英语言的模糊性现象。第一节研究了汉英语言中语词的模糊语义,短语、成语、谚语的模糊意义,句子语法结构的模糊意义,数词的模糊意义;第二节从诗歌的措辞、修辞研究了诗歌的模糊性并分析诗歌模糊的原因;第三节从文学形象、语言特征、文学修辞三个方面研究了文学的模糊性。 第三章研究了汉英语言翻译的模糊性。第一节提出“信、达、雅”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尺度的模糊性,指出“三字标准”无论就其内涵还是外延而言都是模糊的尺度,讨论了“模糊等值译文”的存在;第二节研究了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引起的理解差异;第三节提出模糊表达能提高译语的准确性、表现源语和译语的生动和灵气。d\硕士学住论文 VNGik3/ Al/\订E厂S『l川mIs 第四章研究了汉英语言翻译中的模糊处理。对于语义翻译的模糊处理,本文提出从对等模糊语义、省略模糊语义、使模糊语义具体化和精确化、将模糊语义纳入译语表达方式等方法;对于数字翻译的模糊处理,本文提出保留数字、改变数字、舍弃数字的处理方法;对于诗歌、文学翻译的模糊处理,本文提出诗歌翻译要追求形、音、意的和谐统一以及文学翻译要追求“神似”。
其他文献
唐代墓志是久为研究者重视的资料。与史学界、攷古学界对墓志资料的研究相比,语言学界对它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唐代墓志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语料,主要价值有:一、语料极其丰
对于产品开发过程的改进和重组,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改进产品质量;引入对设计历史以及领域知识的建模,实现产品数据、领域知识、过程设计和设计历史等
本文就岭回归估计βk在0<K≤σ2/maxri2条件下,对标准E‖βk-β‖2优于LS估计问题给出了证明,并结合实例确定较优的岭回归K值。
当前,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暴露了政府在危机预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质反映的是危机预警滞后和预警动力不足。因此,健全动力机制是做好危机预警工作的关键。文章对动力机
有关汉语时间系统的研究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的内容从时间概念的有无之争转向了对各个功能实现方式及功能之间相互
1965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签订的《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或司法外文书公约》(简称1965年海牙送达公约)旨在加强各成员国在域外送达领域的合作,加快和简化送达程序,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平稳性和乘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整孔箱梁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将不断增加,本文通过秦沈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箱梁现场预制有关
网络媒体作为融媒体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这直接造就了网络评论的形态多样化。如果基于传统新闻评论学理念去理解网络评论,必然落入狭隘视域。文章指出了对网络评论现有认识的不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所有哲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哈贝马斯试图以"批判的社会科学"弥合哲学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使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一个合理
目前供热站在油田锅炉设备润滑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已逐步认识到,设备的科学润滑应从各个环节着手,而润滑油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