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Al/T2Cu磁脉冲板焊工艺及微观机理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轻量化是降低能源消耗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复合金属连接是材料轻量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铝合金作为我国工业建设体系中第二大金属材料,由于其低密度和良好的导电性,通常与铜做成复合连接件应用于电力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等。本文利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对铝铜板材进行焊接,采用数值仿真,对焊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焊接过程中碰撞速度、碰撞角以及最大电流密度等参数的变化。然后进行工艺试验、拉伸测试以及微观界面观察,分析不同参数下磁脉冲铝铜焊接中的差异以及微观界面形成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使用商业仿真软件LS-DYNA,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的方法对磁脉冲铝铜板焊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放电能量、不同材料飞板下碰撞速度、碰撞角度以及最大电流密度的差异,发现电流密度、碰撞速度和碰撞角的大小随着放电能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放电能量下1060Al材料作飞板时具有较高的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这些差异与材料的电导率、密度、屈服强度有关。其次,对不同放电能量下的铝铜板焊接进行预实验并采用光子多普勒测速(PDV)设备对焊接时飞板的碰撞速度进行测量,碰撞速度的测量值与数值模拟仿真的碰撞速度之间的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通过拉伸测试实验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相同放电能量下,Al/Cu接头(Al作飞板材料)的力学性能高于Cu/Al接头(Cu作为飞板材料),并且随着放电能量的增加,接头的最大拉伸载荷增加。放电能量合适时,可以获得接头强度大于母材的Al/Cu接头。利用碰撞角和碰撞速度建立铝铜焊接工艺窗口,发现T2Cu材料作飞板实现焊接时所需的最低碰撞速度大于1060Al材料作飞板时实现焊接所需的最低速度;但是实现焊接时的最小碰撞角度要大于1060Al材料作飞板时的最小碰撞角。然后,对得到的铝铜焊接接头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使用显微硬度计对焊接界面进行硬度测试,由于1060Al和T2Cu板件发生高速碰撞,碰撞处材料的晶粒发生挤压变形和位错,使碰撞焊接处1060Al和T2Cu的硬度值相对于原始母材的硬度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硬度值也随着放电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飞板材料高速变形时,由于晶粒被扭曲拉长,导致同种材料作飞板时的硬度增加值比作基板时的硬度增加值大。最后,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对焊接界面进行仿真。对焊接界面温度进行分析,发现界面温度传递层沿着垂直于焊接界面呈非对称分布;在相同放电能量下,1060Al作飞板时温度传递层的厚度大于T2Cu作飞板时的温度传递层厚度。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界面观察,发现在特定能量下,Al/Cu接头和Cu/Al接头的焊接处均会出现波形界面,并且Al/Cu接头比Cu/Al接头更容易出现规整的波形。接头界面波差异与焊接金属的密度有关,当使用密度小的金属作飞板时,界面波朝向与焊接方向相同,当用密度大的金属作飞板时界面波朝向与焊接方向相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学及其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作为其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快递物流、公共服务、宇宙探险、危险救援等行业。社会对于移动机器人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对于移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路径规划技术是实现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关键技术,影响着移动机器人导航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文针对传统的采样规划算法在复杂环境中存在的路径质量不稳定、收敛速度缓慢、难以获取初始路径解等问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拓宽了道路。随着单个机器人工作任务难度的提升,多机器人系统协同控制的优势愈发明显。对多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控制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基于leader-follower控制思想,对多机器人系统的路径跟随控制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结合本课题的当前研究背
单元复习课是初中数学的基本课型之一,一堂有效的单元复习课,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前课后学生的变化是衡量单元复习课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听课做笔记,教师出示例题,学生练习提升,或者师生边做题边梳理知识点。但这忽视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导致大部分学生即便上了复习课,原本零散数学知识依旧不成系统,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仍然找不到解决方法,久而久之,甚
近年来,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现代工业等行业中。与此同时,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的PMSM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MPC)因为具有结构简单、可处理多目标优化、非线性系统以及动态响应快等优点而成为工业界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MPC具有计算量大,算法复杂等缺点。本文就如何减少MPC计算量、提高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利用Clark与Park等坐标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大势所趋,其车身轻量化的实现离不开钢铝车身的应用,钢铝车身上使用最多的连接工艺便是自冲铆接,本文主要研究了铝合金与高强度钢板材半空心自冲铆接的成型工艺和简化失效模型。首先对自冲铆接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内涵、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目前自冲铆接技术发展的基本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对AA6061铝合金和DP590高强度钢的自冲铆接过程进行探究,建立了两种板材的本构模型以及自冲铆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智能网联运载装备推上时代热潮,智能网联车辆不断优化、提升驾驶安全性以及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给用户带来更佳驾车与休闲娱乐体验。自2015年我国持续推出引导智能网联车辆发展的相关政策,目前与国际保持齐头并进态势。智能网联车辆软件系统主要包含环境感知与理解、规划决策以及运动控制等模块,其中环境感知与理解是车辆实现智能网联的技术基础,包含可通行区域检测、目标识别
承保收入与投资收入是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而由于近年来保险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导致保险公司承保利润减少,所以,投资收入部分对于保险公司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在当前全球利率整体偏低的环境下,高质量资产缺失,对各大保险公司尤其是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的寿险公司来说,在持续低利率的情况下如何减少信用风险、利差损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保持资产负债平衡、偿付能力稳定的同时,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提高公司资金投资效率。进
寿险公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但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资产端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在利率下行环境中面临着更大的再投资风险;负债端由于近年来受规范性监管政策的约束,保费收入增幅持续放缓,未来保单获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如何高效地运用保险资金,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Black-Litterman模型由Fisher Black和Robert Litterman在
高G制动工况,作为高速交通工具驾驶人员,如飞行员,方程式赛车赛手等,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工况,对驾驶员颈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危害。高速交通工具驾驶人员长期在高G制动工况下进行作业,其颈部出现诸如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椎间盘退化、颈椎骨折的概率显著提高。本文针对于高G制动工况下人体头颈部肌肉主动力对于颈部损伤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召集了三名志愿者,开展了静态加载实验,探究了人体颈部表层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和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军队及国防六大层面作出了全面且具体的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要任务与主要战略。在文化改革中,具体提出如下措施和任务要求: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立法人治理机构,遵循政企分离、政事分离的原则,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从文化事务的“办理”转化“管理”,进一步理清党政机关及其所属文化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