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改善企业外部创新环境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促进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都出台了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2015创新战略”、德国也相应出台了“工业4.0”,中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宏观发展战略,为改善高端制造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提供了有力条件。为推动河南省电子制造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河南省近年来积极通过税收优惠、降税免费、优惠补贴、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等公共财政政策扶持地方性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河南省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5048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加值同比增长16.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8.1个百分点,显示出了河南省电子制造业强劲的增长动力。本文首先借助于邓恩公共财政绩效评价理论,研究河南省电子制造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阐述河南省近年来电子制造的发展现状,发现河南省电子制造存在的边际效益低、技术创新能力弱、高能源耗费、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等问题,并且梳理了河南省为推动电子制造发展开出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主要包括产业规划、产业服务、节能绿色、降税免费、优惠补贴、科技创新支持以及融资支持政策。接着以A企业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近10年来A企业的来自政府公共财政补贴和企业财务数据的VAR模型回归分析,构建了滞后期为2期的VAR模型,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中的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具备极为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持续且稳定的。在理论成果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本文发现,河南省电子制造存在有政策未能及时更新、公共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融资担保力度不够、评估反馈不到位、政策分散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制度创新、绩效评估、政策制定、政策优化以及监测评估等方面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