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稳定性作为运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稳定身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身体核心区维持身体平衡,产生力量,并传递至四肢远端,完成动作的基础。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训练环境很多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使维持身体平衡的小肌肉群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是身体关节周围的肌群。这样训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运动者在运动中关节的稳定性和平衡控制能力。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动、静协作。查阅众多资料得知,通过体育运动加强医学生身体核心稳定性,让医学生从事工作中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稳定能力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实施的普及程度也较低。本文以七年临床学生锻炼效度为依据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法的同时兼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2010、2011级临床学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为120名临床专业医学生均于同一时间段内,按隔网项目选乒乓球、排球和难美项目选太极拳、健美操四个项目按教学大纲进度进行身体锻炼14周;所有受试者均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实验前120人先进行跳绳、立定跳远、单腿站立测试,试验结束后再次进行相同指标的测试;实验中各项指标测试均由专业人员进行,且每一项指标实验前后由同一人测试;在测试前一天对测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仪器调试,确保测量误差降低到最小值。近些年学生由于学业压力的增加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直接导致医科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对于学业繁重的临床医科学生来讲,增强体育锻炼更是难以做到的事。临床医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康复医疗,在长时间进行手术、加班时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高效的精神集中工作则是医生的基本身体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更加强调身体运动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医科学生需要增加人体核心稳定性的认识和实践丰富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