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娜单打技战术特征分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y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主要目的、意义与方法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取代传统的比赛观察与统计方法,解决对比赛过程中数据的采集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之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李娜在2008对战萨芬娜、2009年对战沃兹尼亚奇及2010年对战小威廉姆斯等3场具有代表性的比赛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将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系统创造性地应用于网球项目中,比传统影片分析法更为简洁、高效、准确,它不但能统计出各项技术的使用率、分配率、得失分率和辨别运动员于场地上的空间位置,并且降低了人工统计所造成的误差及主观意识介入主导的可能性。(2)李娜不论遇到任何类型的对手,于发球轮或接发球轮时,虽主要以抽球技术为主,但前4拍使用的球路比前3拍来的多变化一些,从全以抽球技术却无其他任何技术配合的比赛中添加配合放小球、切削球、挑高球及高压球等技术结束一分。(3)在发球轮落点使用率方面,主要使用内角发球技术;在接发球轮落点的使用与分配率中,中路是李娜在比赛的接发球轮中最主要的得分技术,尤其是右区接外角球的得分率最高,可见李娜具威胁性正手拍接发球的角度及速度易造成对手被迫性失误,掌握得分机会。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和实验法,以武术散打在青少年中推广模式研究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门头沟雁翅中学为实验对象,以北京市六一中学
篮球比赛中,攻防转换变化之快,运动员身体对抗之激烈,都会造成运动员有意无意地的犯规。不同的犯规会对比赛产生不同的效应,有时甚至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因此,根据比赛的实
2009年起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牵头面向全国开展,在其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本文以田径单项奥
研究目的:2009年现代五项新规则推出,将原来的跑步和射击两个单项合并为跑射联项,射击比赛穿插在3个1000米跑步比赛中,使得跑射联项的比赛过程类似于3×1000米间歇跑,间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