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主要目的、意义与方法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取代传统的比赛观察与统计方法,解决对比赛过程中数据的采集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之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李娜在2008对战萨芬娜、2009年对战沃兹尼亚奇及2010年对战小威廉姆斯等3场具有代表性的比赛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将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系统创造性地应用于网球项目中,比传统影片分析法更为简洁、高效、准确,它不但能统计出各项技术的使用率、分配率、得失分率和辨别运动员于场地上的空间位置,并且降低了人工统计所造成的误差及主观意识介入主导的可能性。(2)李娜不论遇到任何类型的对手,于发球轮或接发球轮时,虽主要以抽球技术为主,但前4拍使用的球路比前3拍来的多变化一些,从全以抽球技术却无其他任何技术配合的比赛中添加配合放小球、切削球、挑高球及高压球等技术结束一分。(3)在发球轮落点使用率方面,主要使用内角发球技术;在接发球轮落点的使用与分配率中,中路是李娜在比赛的接发球轮中最主要的得分技术,尤其是右区接外角球的得分率最高,可见李娜具威胁性正手拍接发球的角度及速度易造成对手被迫性失误,掌握得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