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及华为手机品牌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在整个GDP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对于一个国民经济来说也非常重要的。到2015年6月份的中关村分析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参与竞争的厂商和品牌企业增加了10余家,手机市场中手机品牌总数超过了一百家。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到达饱和的状态,成长速度趋于缓慢。通过中关村调研中心调查分析显示,每个月的智能手机品牌竞争格局继续发生变化,而且在2015年8月份,华为手机的品牌关注度增速很快,以14.3%的关注度排名第二,而三星手机的品牌关注度已17.4%重登首位。可以说三星手机和华为手机是目前在中国国内手机市场中最有品牌认知度和竞争力的品牌厂商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品牌竞争力理论和文献,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且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分析中国手机市场上具备相当竞争力和品牌关注度的品牌厂商的品牌竞争力,即三星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品牌竞争力。通过对其品牌竞争力的分析,判断出目前品牌运作的现状和问题,最终给出策略和积极措施,以便改进手机品牌的竞争力。并且,品牌竞争力侧重于外在市场上所表现的相对竞争力,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通过科学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品牌竞争力运行的现状,进一步优化品牌建设的结构。本文的基本结构和逻辑是按照下面的内容展开和分析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并且提出问题和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梳理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再给出研究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品牌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综述和研究方法的说明。首先介绍了品牌竞争力的内涵与理论依据,再说明了层次分析法的构建原则和应用。第三章是手机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模型的建设。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是运用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华为手机和三星手机的品牌竞争力对比分析。主要从品牌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市场能力的这几个方面内容比较,得出目前三星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品牌竞争力总体现状和问题。第五章是针对前面提出的品牌竞争力问题和运行现状,制定并给出了改善和提升手机品牌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给市场上其他品牌提供了参考理论和方法。最后第六章为研究讨论部分,主要在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局限性,未来进一步研究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结果。本文对于市场上其他手机品牌给出了实践意义和数据基础。
其他文献
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当做一种修辞工具,认为它只是“借用与本体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明治维新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以大陆浪人为代表的日本民间势力鼓噪对外强硬、充当日本政府对东北亚各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急先锋的实例,在广泛收集大
<正>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现状2004年,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率先集合零售客户的小额外币资金,运用于国际金融市场,构造对外币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有了发展的苗头,从2005
阐述了"鲶鱼效应"的本质,揭示了鲶鱼型人才的特征,从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管、保护等方面研究探讨了基于"鲶鱼效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应注意的问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7美国的次贷危机及欧洲十一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卷席全球,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版块产生了深重影响,经济增长受到严峻考验。中国
<正>中国历来视治水为大事,有"治水如治国"之说。4月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推出十条治水方略,堪称"史上最严治水行动"。"水十条"出台的时机,一是
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极商业旅游迅速发展。南极旅游是一种完全异质于其他模式的旅游:不由政府直接管理或主要资助、无接待国或旅游目的地国、无任何直接的旅游管理者和旅游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开始日益恶化,传统民居建筑空置、倒塌等现象频发。一些古建筑虽得到了保护性修复,但在治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这也对制造企业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前提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下Q235钢在海南土壤中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并对腐蚀过程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