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总志变迁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的编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且种类繁多,按记载的区域划分,有总志、通志、府志等。“方志”的名称最早见于《周官》,从那时候发展到今天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即使从其正式定型的宋代算起,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志是以全国为记述范围的志书,始于西晋挚虞的《畿服经》,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的发展,到元明清始创修一统志,总志的体例遂趋向完备。  本文着重从体例出发,剖析中国古代总志变迁的历史,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总志研究,着重介绍了唐代总志,尤其是《元和郡县图志》的价值;  第二部分,两宋总志研究,简要叙述了宋代五部官修总志的编修背景及其体例,重点指出《太平寰宇记》在总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元明清总志研究,重点研究元明清的一统志,阐述存世的六部元明清一统志体例的变化及对后世志书的影响,兼及明清其他总志,如元刘应李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清顾炎武的《肇域志》等;  第四部分,结论,阐述了中国古代总志的变迁历程,论证其内容由单一走向全面,体例趋于成熟和稳定。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新旧交替,转型剧烈,地方精英的地方意识逐步突显。宁波地方人士陈谦夫积极从事宁波一地各项社会事业,亦是其表达地方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保路运动、争取海关
文章以宋代出现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及如何治理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盛世王朝,了解该时期的社会风气及治理措施,不仅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这一时代,更可以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