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午战争之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维新志士从“女学兴国”角度出发,将“兴女学”同民族国家命运及女性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救国之路。他们通过报刊媒介、著书论述来宣传“兴女学”思想,并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校——中国女学堂,企图以此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并且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戊戌之前中国女子教育情况,了解戊戌时期维新时期“兴女学”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太平天国时期的女子教育、教会女学以及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的女子教育思想。第二部分:从为什么“兴女学”和如何“兴女学”两方面入手,研究戊戌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经元善、谭嗣同等的“兴女学”思想,并分析“兴女学”思想提出的原因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第三部分:从报刊媒介方面来分析戊戌维新时期的“兴女学”思潮。以戊戌时期维新派创办的发行量最大的两份报刊——《时务报》和《湘报》为案例,来阐述、分析报刊媒介对“兴女学”社会思潮传播的推动。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戊戌维新人士将“兴女学”思潮由思想言论向社会实践的转变: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中国女学堂”,并梳理了中国女学堂、女学会与《女学报》之间的三位一体关系,三者互相促进,互有帮助,共同促进“兴女学”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使“兴女学”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女性的解放和发展。考察戊戌时期维新时期的“兴女学”社会思潮,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丰富内涵,并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来了解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深入把握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本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