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由于品种繁多,花型花色丰富,瓶插期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大花单头类切花菊中,以莲座型和芍药型数量为最多,而近年来以其浑圆饱满外形受到消费者追捧的蜂窝型切花菊品种则完全依赖从欧美引入,多样性不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不多。因此,选育花色丰富多样、花型饱满紧实、生长健壮的蜂窝型切花菊自主产权新品种极为迫切。本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由于品种繁多,花型花色丰富,瓶插期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大花单头类切花菊中,以莲座型和芍药型数量为最多,而近年来以其浑圆饱满外形受到消费者追捧的蜂窝型切花菊品种则完全依赖从欧美引入,多样性不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不多。因此,选育花色丰富多样、花型饱满紧实、生长健壮的蜂窝型切花菊自主产权新品种极为迫切。本研究以蜂窝型切花菊为材料,针对蜂窝型切花菊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问题,开展杂交障碍分析及提高杂交亲和性的相关研究,通过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解析了蜂窝型切花菊F1代花器性状的遗传机制,并构建了蜂窝型切花菊优株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效选育蜂窝型切花菊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并最终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蜂窝型切花菊新品种(种质)。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分别以‘黄乒乓’、‘白乒乓’为母本,‘南农红乒乓’为父本开展品种间杂交实验,研究父本花粉活力、两个母本的柱头花粉萌发情况及胚胎发育过程。并以‘Momoko’为母本,‘南农紫珠’为父本,以连续2天授粉为对照,采用3次授粉、混合授粉、100 mg/L 6-BA、100 mg/LNAA和50 mg/LGA处理共5种不同授粉处理以比较其对杂交结实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本‘南农红乒乓’的平均花粉活力较低,为5.5%,授粉后24 h,父本花粉在‘黄乒乓’、‘白乒乓’柱头上附着数分别为5.4粒和1.7粒。在‘黄乒乓’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授粉后8 d、10 d,仅观察到‘黄乒乓’的成熟胚囊,未发现胚胎发育。最终两个杂交组合均未获得杂交种子。结果表明,母本雌蕊发育不良、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量少且生长异常是引起蜂窝型切花菊品种间杂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不同授粉处理的结实率依次为100 mg/L 6-BA>50 mg/L GA>3次授粉>CK>100 mg/L NAA>混合授粉,其中100 mg/L 6-BA处理的结实率最高,较对照提高64%。荧光显微镜观察与结实率统计结果表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数与杂交结实率成正比。2.以‘白乒乓’、‘黄乒乓’及‘南农黄蜂窝’3个品种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并进行幼胚拯救,对获得的杂种进行了 SRAP分子早期鉴定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部分杂交组合通过幼胚拯救可获得杂种后代,克服了杂交障碍,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以‘白乒乓’、‘黄乒乓’为母本进行幼胚拯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mg/L 6-BA+0.75 mg/LNAA。以‘白乒乓’为母本,较适宜的幼胚拯救时期为授粉后20~23 d;以‘黄乒乓’为母本,较适宜的幼胚拯救时期为授粉后8~11 d;以‘南农黄蜂窝’为母本,较适宜的幼胚拯救时期为授粉后8 d前。通过SRAP分子标记及形态学鉴定,表明获得的幼苗为真杂种。3.以蜂窝型切花菊‘南农黄蜂窝’为母本,近蜂窝型切花菊‘皇菊’为父本人工杂交得到的358个F1代株系为材料,调查该F1代群体的花径、花高、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和舌状花长5个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5个花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花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5.77%~131.51%之间,各性状杂种优势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其中花径、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和舌状花长形成了超亲优势。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花径、花高和舌状花长符合A-1模型,表现为一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效应;而舌状花数、管状花数符合B-1模型,表现为两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38.96%~49.23%。4.筛选了株高、节间长、茎粗、茎充实度、叶长、叶宽、叶夹角、花径、花高/花径、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叶片瓶插寿命、花序瓶插寿命及抗病性共14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大花蜂窝型切花菊综合评价体系,并开展51个F1代株系的筛选。研究确定了各性状的权重值,其中花高/花径对蜂窝型切花菊影响最大,其权重值为0.239,其次是舌状花数、管状花数,权重值分别为0.154、0.114。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51个后代分为3个等级,优等级株系8个,占15.69%,并定名新品种一个;良等级株系22个,占43.14%;差等级株系21个,占41.18%。
其他文献
园林小菊是菊花中一个品种群,在园林景观以及花海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盐渍化的日益严重,限制了园林小菊的应用。嫁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合适的砧穗组合是利用嫁接提高耐盐性成功的关键。因此,筛选出耐盐性强的砧木,研究嫁接提高菊花耐盐性的机制,对于利用这种技术提高园林小菊的耐盐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5种蒿属植物耐盐性的评价,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黄蒿作为砧木,以园林小菊‘钟山嫣红’作为接穗进行嫁接
奶牛乳腺炎是困扰牧场的一大难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给牧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劣质的奶产品也危害着消费者的健康。固有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病原体侵入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并在乳腺组织中定殖造成乳腺损伤,引起免疫应答,以及更为严重的感染和炎性反应。引起乳腺感染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可以产生大量的γ-D-谷氨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iE-DAP),与胞内受体NOD1结合,激活下游的NF-κ
近年来家庭宠物饲养比例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宠物老龄化和营养过剩也随之而来,这使糖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们对此类疾病的重视程度愈发增加,因而相关药物的开发和研究也得到了重视,其中中医药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中药双黄苓饮是由黄芪、生地黄、茯苓等药物组成,该方根据糖尿病临床证候和中医临床用药经验选药组成,初步临床应用有一定的调节血糖作用。为了了解犬血糖异常相关疾病在临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已被证实能引起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的新型圆环病毒。为了调查该病毒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收集到了2017年至2019年间,来自中国东部地区14个省市养猪场的家猪样品以及部分其它动物样品,共计904份,对其开展了流行病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是一个严密而复杂的发育过程,也是决定雌性动物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家畜的生产效率。这一过程涉及诸多功能蛋白的精密调控,从而保证卵母细胞中一系列细胞器的正常运转以及各种生物学事件的有序发生。酪蛋白激酶2(Casein kinase 2,CK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5,ERK5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玉米种植规模大、种植范围广、产量高,在国内玉米种植规模与产量仅次于小麦,在国外也是名列前茅。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原料,在工业、养殖业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但国内玉米生产面临着机械化水平低问题,特别在玉米收获环节,由于不同地区在地形地貌、玉米种植农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国内很多地方玉米机械化收获受阻。近年来,国内玉米收获机
根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来看,体质状况逐渐下降,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多种多样,常见的因素有学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便能够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大学生实现综合发展,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探究了相关健康促进方法,希望能对高校发展有所参考。
错配修复系统对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系统通过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产生不同时期的阻滞来为机体修复争取时间,当在阻滞时间内未能完成修复任务又会介导细胞凋亡。肿瘤的形成与错配修复系统缺陷息息相关,目前在多种肿瘤中均已发现存在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和微卫星异常,但关于鸡错配修复基因以及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克隆了鸡错配修复相关基因MLH1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和抗体的制备,然后沉
植食性昆虫在长时间的进化中,由于要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或寄主植物,种群常会形成寄主专化性。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一种典型的多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多达35个科285种。然而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种群存在非常明显的寄主专化性,表现为瓜型棉蚜无法直接利用棉花植株,而棉花型棉蚜无法直接利用黄瓜植株。有研究表明,特殊的取食经历能改变专化型棉蚜的寄主范围,如在西葫芦、豇豆和人工饲料上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肉蛋奶等生活营养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成为主流且必要的养殖模式。现代规模化饲养中,肉鸡四季高发呼吸道疾病,是制约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诸多种类的肉鸡呼吸道疾病中,咳嗽是一种较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目前肉鸡养殖中对于肉鸡呼吸道疾病的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在夜间侦听观察,劳动力成本高(耗时耗力)且不能保证实时性与有效性。因此,准确实时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