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现阶段我国乡镇基层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安徽省委、省政府开始以项目化手段的方式从供给上加强乡镇基层公共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服务在内容上的失衡,并建立乡镇公共服务清单便于群众监督。然而,为发现乡镇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中,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和机制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以安徽乡镇政府绩效和乡镇“民生工程”绩效为切入点,实际考察安徽省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过程。通过认真分析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流程,发现目前安徽省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不全、评估程序不规范、社会参与不足及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在综合安徽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现状与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构建出一套比较贴合安徽省实际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框架模型,并按照“效益”评估的目标建立起“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双元绩效评估体系模型。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发展导向、职能依据等原则,筛选出41个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它们的权重。将得到的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以标杆管理和满意度评价的方法应用实践,对宿州市埇桥区X镇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安徽省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提升安徽乡镇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工作:一是厘清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内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加强法律及制度建设,规范绩效评估程序;三是丰富参与渠道与形式,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评估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