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的YTHDC1基因多态性和靶向免疫治疗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约占全部儿童肿瘤的8%,中位诊断年龄约为18个月,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胚胎性肿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表明,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与可影响肿瘤形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多态性有关。目前已经确定了 12组与神经母细胞瘤发生高度相关的易感位点,这为NB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药物筛选靶点。然而,目前NB的药物治疗仍以传统化疗为主,但其组织选择性差,长期给药可引发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等诸多不良反应,已严重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药物治疗策略,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尽管免疫治疗在成人肿瘤中已取得巨大突破,但在NB的应用还尚在起步阶段,现有的代表性治疗药物达妥昔单抗β的临床获益也有限,这主要受制于NB免疫微环境中的诸多抑制性因素,包括肿瘤的低免疫原性、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浸润与活性降低、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抑制等。在NB的临床治疗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对神经母细胞瘤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特性探索不够透彻,潜在药物筛选靶点较少;免疫治疗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可选择的免疫治疗药物极少;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总体疗效差等等。为了进一步探索NB的分子生物学靶点及开发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制剂,开展此实验。目的:1、以YTHDC1基因为研究对象,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开展基于大量临床样本的基因型分析并探究YTHD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B发生发展的相关性。2、探索载cGAS-STING通路激动剂ADU-S100的纳米免疫佐剂对神经母细胞瘤在细胞及动物水平的疗效及机制,为此类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支撑,为以NB为代表的低免疫原性、低肿瘤突变负荷的“冷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以上事实及目的,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中,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开展基于大量临床样本的基因型分析,以YTHDC1基因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八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共招募898名NB患者和1734名健康志愿者,提取NB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或肿瘤石蜡切片与健康儿童血液样本中的DNA并进行基因分型,选取YTHDC1基因3个多态位点(rs2293596 T>C,rs2293595 T>C,rs3813832 T>C)进行分析,构建该基因相应的siRNA验证该基因对NB细胞肿瘤生物学的作用。探究YTHD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B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阐明该基因在细胞层面的生物学功能。第二部分工作使用“一锅法”合成了一种共载ADU-S100免疫激动剂的金属多酚纳米粒TA-Mn/S100 NPs,用于NB的靶向免疫治疗。该纳米制剂通过多酚材料鞣酸(Tannic acid,TA)与Mn2+配位形成,并包载cGAS-STING通路激动剂ADU-S100。对纳米粒子的水化粒径、形貌、光谱学特征等基本药剂学性质进行系统表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探索纳米粒子体外释放行为,在明确制剂学特性的基础上,在细胞水平验证了该纳米制剂可有效递送至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在蛋白质水平与基因水平验证了纳米制剂对cGAS-STING通路的激活,以及对抗原提呈细胞的活化。最后,构建小鼠皮下肿瘤移植模型,通过系统给药评价了该纳米制剂的抗肿瘤效应。结果:1.发现在多态位点rs3813832 T>C,TC基因型可显著降低NB的易感性;此外,组合基因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具有3种保护性基因型个体罹患NB的风险显著低于其他携带1-2种保护性基因型的个体。同时,我们构建相应的siRNA在两种NB细胞系中对YTHDC1基因进行干扰,使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手段(CCK-8、Western Blot、划痕实验与迁移实验)验证该基因对NB细胞肿瘤生物学的促进作用。2.构建的免疫调控纳米制剂为180 nm左右的无定型结构,具有典型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特性。纳米制剂粒径均一,且胶体稳定性良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均证明药物的有效包载,且包封率为54%。体外释放研究发现,药物不仅在生理环境下能稳定包载,还能响应细胞内微酸性细胞器(如内涵体/溶酶体)及高谷胱甘肽水平释放药物,具有智能释药特性。3.该制剂可高效转运进入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并激活cGAS-STING通路,刺激免疫学效应。体内药效学研究表明,纳米制剂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活性,并通过免疫病理学研究证实该抗肿瘤活性主要来自于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包括DC细胞的活化,T细胞的活化,巨噬细胞的极化等。与此同时,评价了该纳米制剂的体内应用安全性,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小鼠体重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学表征未发现小鼠主要器官的改变,提示该制剂的生物安全性良好。结论:1.研究发现m6A修饰基因YTHDC1的遗传变异与NB的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研究结果对于NB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表观遗传学特性及抗肿瘤药物新靶点的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首次利用金属多酚纳米粒共载免疫激动剂ADU-S100,协同激活cGAS-STING通路,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活化抗原提呈细胞,提高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浸润,调节NB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3.本研究为阐明YTHDC1基因与NB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实验研究依据,同时,为以NB为代表的低免疫原性、低肿瘤突变负荷的“冷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新时期我国一项重大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责任制。通过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激发经理层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经营管理格局,促进企业更好发展。本文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作为论述重点,分析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和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不同之处,对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中采用摩西(MOSES)激光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接受经尿道FURL联合普通钬激光治疗的141例肾结石患者,并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医院接受经尿道FURL联合MOSES激光治疗的106例肾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术后均完成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成功率、手术时间、尿管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治疗后测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临床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疾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尿素氮(B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其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发挥着巨大价值。“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必须重视年轻一代的礼仪教育,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初中学生。我们可结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顺应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广泛而深入的开展礼仪教育。运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大量礼仪知识和规范,对初中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在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此
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思维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首先阐述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其次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教学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在强国的新征程上,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地勘单位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必要性,阐述了当前地勘单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对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为实现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我要去哪里?我怎么去那里?我如何更好地去那里?教学需要这样的换位思考,以学生的需求看教学,才有利于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教学基于学情关怀的学习目标导向一致、教学交往调适一致、过程评价促进一致,是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应有的生态。
管道运输是远距离输送天然气最安全的方式,确保管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本文主要对美国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数据库、欧洲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组EGIG数据库、加拿大国家能源局NEB数据库和国内公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国外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外部干扰、腐蚀和材料/焊接失效,共计占比超过50%,事故数量呈现随老龄期管道服役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将国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水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手术前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0
系统分析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收录的2003—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文献,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借助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文献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个维度考察了国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研究表明:国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文献在数量上经历了波浪式、整体上升状态,热点主题涵盖了个人信息保护基础理论和法律保护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