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权威的缺失及其构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应具有最高权威。这种最高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应体现在实质上。然而考察我国宪法权威的现状,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宪法权威是缺失的,它不仅反映在宪法及宪法性文件上缺少了许多必需的制度设置,在立法技术上存有漏洞,无法确保完整意义的形式权威,同时还反映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优位、法律优位现象的存在,使得人们心目中很难有宪法信仰,从而难以有实质权威。 分析我国宪法权威缺失的原因,大体上可以从经济、思想、制度、司法实践上得到答案。宪法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缺乏市场经济的支撑,使得宪法权威失去了经济基础的保障;而宪法权威的最终确立更多的反映在人们的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上,思想上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薄弱,无力支撑宪法权威;而违宪审查制、政党制度可操作性的空白,为违宪行为找到了生存的空间,破坏了宪法权威;司法实践中的回避更进一步将宪法权威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远,缺失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构建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本国实际,借鉴外国经验,分别从上述原因加以入手,寻找突破口。设立完整的违宪审查制,完善宪法修改制度以构建我国宪法的形式权威;而发展市场经济、树立宪法意识、推动宪法进入诉讼则是构建实质权威的必需要件;在构建过程中,处理好执政党的领导与宪法权威的关系,是构建的关键条件;而全民宪法信仰的形成,则是宪法权威构建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使宪法这一根本大法具备真正的最高权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贫困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健全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保障他们不因贫
20世纪70年代中国依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从服装的流行款式以及颜色的选择都和60年代相似。70年代后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服装行业有了重要的突破。同时70年代的西
为了实现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利用硫氧还蛋白作为分子伴侣构建双顺反子翻译偶联表达载体pDICT。将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基因插入到pET22b载体NdeI和EcoR I位点之
腈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e,简称NHase,EC4.2.1.84)是一种能够催化腈类化合物水合成相应的更具应用价值的酰胺类化合物的金属酶,在工业上主要用于丙烯酰胺和烟酰胺的生产。依据活
目的:考察冰片、薄荷醇、氮酮3种促渗剂联合应用对乳炎清凉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确定其最优组合。方法:利用ZTY-型透皮扩散仪,以乳牛皮肤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
波兰政府经济改革举措析评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分行韩继云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上台执政,大力推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对这几年波兰政府的经济改革进行较为全面
目的建立早期预测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396例脑外伤患者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入院相关危险因素与进展性出血的关系,Logistic回归建立预
我国的民工潮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本文着重讨论这一社会历史问题在观念层面所蕴含的法律意义,探究农民主体与中国法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章,介绍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
<正>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形同虚设,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甚至
<正>商业银行应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行业地位,积极介入消费金融公司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研究,完善风险审批政策。鉴于我国正处在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