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与心理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它作为学生学校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急剧变化,逐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教师作为主动实施教育行为的教育者,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将对初中生在这一时期的顺利过渡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研究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收集项目,编制了学生评定的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并以两个样本,共 849 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中生师生关系的结构进行探索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对初中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1.初中生师生关系包含亲密性、冲突性、回避性、反应性四个维度,共解释师生关系总变异的52.176%。
2.师生关系在总体上呈年级下降趋势。初一师生关系最好,初三最差。多重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亲密性、回避性维度上,各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和反应性维度上,男生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初二为各维度变化的转折点。
3.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从总的趋势上看,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师生关系。在亲密性维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和反应性上,初三男女生具有显著差异。
4.师生关系冲突性维度与各主要学科成绩及总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亲密性维度与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反应性维度与英语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师生关系总分与语文、英语及学业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回避性与三种学业成绩及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师生关系的冲突性维度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