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乔伊·小川的作品《姨妈》和伊丁·罗宾逊的作品《猴滩》的比较研究,探讨加拿大日裔和土著民族如何面对历史创伤和解决身份问题。创伤导致身份感的支离或断裂。对于加拿大日裔而言,给他们造成创伤的是加拿大在二战期间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颁布囚禁法令,日裔被当作“敌人”并且被驱赶到内地偏远地带,其所有财产和作为加拿大公民应有的大部分权利被剥夺。对于土著民族而言,殖民主义已经对其产生长期的心理创伤,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承受殖民后果之苦。同化政策把他们的文化和土著身份推向濒临消失的危险边缘。在这两部作品中,加拿大日裔作家乔伊·小川和土著作家伊丁·罗宾逊从本种族角度揭示创伤的根源并且探讨抚平创伤和重建身份的可能途径。
本论文以创伤理论为依托,旨在探讨两部作品的异同,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身份问题的复杂性。创伤指个体在过去所经历的不幸事件给其造成的精神或心理伤害。叙述被视为抚平创伤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它可以帮助当事人重新搭建过去与现在的联系。通过对混乱的过去重新梳理,他们会找到现在问题的根源。叙述帮助他们走出创伤并且重新构建完整的身份。
两位作家都把叙述述作为抚平创伤和身份重建的重要手段。二者的相似性首先体现在她们都把种族创伤、家庭悲剧和个人创伤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叙述使其得以再现。其次,两位作家都以引导主人公重新建立与过去的联系并且最终与过去的创伤经历达成和解作为抚平创伤和重建身份的共同途径。另一方面,两部作品体现出明显的种族差异。沉默被视为日本民族的性格,而讲述故事则是土著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两者在应对创伤和重建身份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差异还体现为不同的身份诉求:加拿大日裔拒绝被视为“他者”而土著民族则向同化说“不”。本论文将加拿大少数族裔文学中的两部不同族裔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是国内加拿大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